本帖最后由 铜陵吴彦祖 于 2023年7月5日 07:55 编辑
早晨来了中午走,听听汇报握握手。随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而来的,既有扎实的基础数据及情况梳理,也有着一阵风似的“快餐调研”。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而是当前很多调查研究工作的缩影。就像一种快餐文化,强调速度和效率,追求快捷、方便、实惠的实践体验。管它健不健康、好不好用,调查了、了解过,“吃”进去就等同于消化吸收。
殊不知,“吃”是“吃”了,可吃的是啥?什么味道?就像猪八戒尝的人参果,囫囵吞枣,食不知味。
什么是调研?调查研究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某项工作或者某类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为决策者的政策制定和决策选择提供现实依据。然而,在实际的调查研究过程中,走马观花的情况比比皆是。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听不到真话,看不到效果,起不到实效。到最后,只留下一堆走访座谈的照片和录像供他人观瞻,与调查研究的初衷和本质大相径庭。
因此,在实际的调研工作中,要端正认识,做好定位。认清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创造百年伟业的重要法宝,基础在“调”,关键在“研”,根本在“用”。弄清楚自己是为什么而来,要实现怎样的效果,为此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把重点和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
务必弱化调查研究的快捷性,要慢下来、静下来,深入下来,该走的弯路不能省。力戒浅尝辄止浅调研,务必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最要不得的,就是明明不是一夕之间就能完成的工作,非要短期内达到既定效果。随后便是咋咋呼呼搞调研,呼呼隆隆报进展,看似雷声很大,实则干旱依旧。
务必摒弃调查研究的作秀风气,带感情入村进户,身到心也到。要弄清楚,想明白,怎样才是调查研究的正确打开方式。是眼睛向下,问政于民,不是拍照打卡,也不是填表存档,更不是“游”一圈了事。明明不想群众畅所欲言,却打着征集群众意见的幌子,来一场猝不及防的“走访”,搞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受访群众还云里雾里的时候,拍照留痕了,调研结束了。真正的问题?不存在的。这道“菜”光鲜亮丽着呢,谁在乎真正吃起来是酸的、咸的、苦的,还是臭的?
俗话说,入深水者得蛟龙,入浅水者得鱼虾。调查研究绝不是一阵风,刮一下就没了。它是治病救人的良方,也是刮骨疗毒的利刃。要想引好调查研究这股风,深入了解各种问题的症结所在,还是要走下轿子,扑下身子,摆正政绩观,不贪功、不冒进,让调查研究这道餐文火慢熬,细嚼慢品,品出实情,品出真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