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以华夏文明为基础,吸收了全国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历经五千多年时间的洗礼,绵延了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也为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增强文化自信。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的地位无法替代,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文化是重要支点。文化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青年人,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和充足的底气。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凝聚了中华民族强大而持久的向心力,推动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是我们保持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文化的积淀和发展,更来自于伟大的实践,来自于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憧憬和向往。新的征程上,要保护好根植于皖山皖水的历史和文脉,以文化自信凝聚人心,汇聚建设新安徽的力量。我们要自觉地增强文化自信,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传承优秀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创新性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坚持古为今用,在鉴别的基础上加以使用,有扬弃地继承,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现代文化相适应,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结合起来,在传承中合理利用,让其迸发出新的时代光芒。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认真汲取其中的思想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蕴含着为人们认识并改造世界的有益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不论现在还是未来,都有其无法抹灭的价值。我们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价值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以文铸魂 、以文化人、以文兴业,推动民族振兴的一股强大力量。
注重榜样力量。夜空中的星星以月亮为榜样,才坚持不懈,不停地发出微弱的光芒。山林里的小树以高山为榜样,才蓬勃向上,茁壮长成参天大树。峡谷中的涓涓细流以大海为榜样,才不断努力,逐渐汇成大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力量也是无限的。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一大批顽强奋斗、奋勇拼搏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无私履职的先进模范,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催人奋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努力奋斗。人应该拥有榜样才会不断努力进取。近些年,国家推出一大批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志愿者等,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新时代征程上,我们要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宣传活动,继承和弘扬道德新风尚,营造崇尚先进的浓厚氛围。推动全社会见贤思齐,把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