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其他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几点建议

沧浪之漪 · 2023年6月30日 09:05:30
本帖最后由 追光者丫 于 2023年7月3日 14:45 编辑

  整齐划一的房屋,笔直平坦的沥青路,平整宽敞的休闲广场,蓝天映衬下的灰瓦白墙……如火如荼的美丽乡村建设,让新时期的新农村换上新颜,在明媚春光里更是如应得彰。村湾环境明显变好,孩子们有了游玩的地方,老人们在广场健身器材处锻炼身体……美丽乡村建设确实深得人心。但同时也难免存在一些小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村容设计过于统一,难以体现村湾特色。

  有人说:从南到北,村庄的景观璧画是难得的统一,到处都一样。走进村口,一幅幅巨型油彩画映入眼帘,涂满整个墙面,初见之下甚是惊艳。但看得多了,都如一个模子记得出的,难免审美疲劳。设计团队应深入当地资源禀赋,更用心、更细心,挖掘地方特色,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设计方案,从而突出村湾特色,彰显地方人文。首先可以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如村里盛产油菜,便可绘一幅油菜花开的场景,春天时与村里真实景观一一呼应,真假难辨岂不美哉?如村里盛产水稻,便可绘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场景;如发展水产养鱼,便绘一幅“撒网归来鱼满仓”的收获喜悦,让人一眼便知此地为鱼米之乡;也可结合当地人文特色,如村里有全国道德模范,那何不将他的感人事迹,绘作连环画,既美化了村容村貌,又起到广泛宣传,文化浸润的作用。

  二、项目缺乏后期管护,难以维持建设成果。

  项目初成,景观花坛里的花花草草甚是好看,红的杜鹃,黄的美人蕉,葱绿的万年青,赏心悦目、高低相错,一草一木都体现出设计者的匠心。但时间一长,慢慢花坛里便出现颓败的迹象,花树枯萎,野草长得老高。究其原因,是因为项目结束后,一些景观花坛缺乏长期管护机制,无人打理所致。如由村里拨出费用请人打理,无疑给村集体经济增加负担。是否能由项目方拨出专项费用,对美丽乡村项目中的园林绿化进行长期管护,维持建设成果,维护村容景观四季得宜。

  三、乡村空心化严重,难以体现乡村活力。

  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村容,吸引在外的游子回乡,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初心。然而今天,我们在逐村逐村进行项目验收时,发现村子里的空屋、空地基比比皆是,一、两百户的村湾仅居住不到一半的人家,还往往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年青的壮劳力大部分去往城里谋生就业,整个乡村显得缺乏活力,空心化日益严重。乡村活力是美丽乡村的灵魂,也是农村发展的源源动力,如何让更多年轻人返乡,投入家乡建设,是我们村“两委”不容回避的问题。提供更广阔的创业就业平台,出台更多就业指导帮扶政策,让活力重回村庄,为乡村发展注入不竭活水,让今天的乡村真正美丽起来。

  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不得不说,它实实在在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虽然不免有一些小的瑕玼,但瑕不掩瑜,它更迫切需要我们一线基层人员用我们的辛勤指数换取美丽乡村建设走向成熟、回归初心。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QQ客服

公众号

①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②绑定个人微信
(可快捷登录)

QQ群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②群

②群798444397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①群

①群681241005(已满)

VIP特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