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写作心得 调查研究要做到“心中有数”

psy2001 · 2023年6月29日 17:22:05
本帖最后由 追光者丫 于 2023年7月3日 15:07 编辑


  近日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做好调查研究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这一方案为党员干部上了极其宝贵的一课,调查研究要做到“心中有数”,注重夯实“浅底子”,摒弃追逐“薄面子”,彰显能力“硬里子”,才能挺直腰板,扛起重任,摸清情况,共同谋实招、求实效。
  
  明白“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要心中有数夯实“浅底子”。历届优秀调研报告看的热血沸腾,心血来潮端坐在办公室,高调提交一份看似光鲜的计划,结果实施起来“寸步难行”、“四处碰壁”,开始产生畏难情绪。头顶着调研员的光环,让他人高看一眼的同时也会深看一眼,要看清自身短板,张开嘴,迈开腿,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要将自己摆进去,切忌浮在机关养官气、闭起门来练坐功。应当学会坐稳岗位“冷板凳”,接受批评不问“凭什么”而是学“该怎样”,做初生牛犊的“小学生”,多泼几次冷水,多画几次花脸,将批评转化为积累,把优秀调研经验学以致用,成为调研的“剧中人”,用心体会基层的实况,用先进的经验了解真实的问题,用脚步丈量土地,才能收获群众的“票房”。打磨自己的“底子”,把“无从下手”的调研计划变得既有内容又切实际。
  
  明白“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要心中有数摒弃“薄面子”。“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下去调研全是办法”,基层是调查研究的主阵地,也是经验方法的发源地。有的调研团兴师动众,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拍拍照片,说着“有图有水印就有真相”,大搞形式主义。想要把好村情村貌的“脉”,必须直奔问题去,不执着“留痕”显示的手机定位,不搞陪同作秀式、蜻蜓点水式的调研。走村入户多聊一些,为民办事更实一点,对于各种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路修的行不行、补贴发放到不到位、医疗条件有没有改善,群众最了解实情,也最有发言权。调研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一定要谨慎对待,摒弃追逐“薄面子”,既报喜又报忧,时刻保持清醒,不美化“留痕”反映的群众问题,不搞“一刀切”,不求“齐步走”,避免“失真”。端坐群众家中矮板凳,耐心倾听群众的“碎碎念”,问好“社情民意”的诊,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既不讳疾忌医,也不深陷前车之鉴的囹圄,丢弃“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漂浮作风和避责想法,实现政策决议与百姓呼声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拿着基层建设的问卷,收获一份饱和的民生答卷,
  
  明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要心中有数彰显“硬里子”。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一种外在气魄和内在素质体现。怕决策失误,不敢大胆拍板;怕有风险,不敢创新突破,该决策的不决策,该拍板的不拍板,没有先例的事不敢干,患得患失,不仅拖慢工作节奏,还消磨了群众信任。调查研究不能瞻前顾后,光踩刹车、不踩油门,凡事要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不能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决策落实多验一验,部署修正更准一点,既要彰显能力“硬里子”,在关键时刻要“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又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开好“沉疴积弊”的药,真是不足,抓住问题“小切口”,把政策提实,办法讲到位,才能找准问题,逐个击破基层难题的桎梏,力求施行水到渠成,给烫手的山芋降温,让疑难杂症下“热门”。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QQ客服

公众号

①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②绑定个人微信
(可快捷登录)

QQ群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②群

②群798444397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①群

①群681241005(已满)

VIP特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