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社会 由“全职儿女”引发毕业生就业思考

森里 · 2023年6月29日 13:36:11
本帖最后由 史迪崽崽 于 2023年7月2日 16:23 编辑



        眼下正值毕业季,网上一个新名词—“全职儿女”引发很多讨论。何为“全职儿女”?简而言之,就是在家陪父母,并从家里领工资。比如最近一位网友就分享说,裸辞在家后,父母每月给她开4000元工资,而她要做的就是每天陪买菜、做饭、逛街,每个月为家庭安排1-2次旅游,其余时间自主支配。
  
  对这种现象,有的人认为,“全职儿女”本质上仍是“啃老”,只不过是换了个“新马甲”,不值得提倡;也有人觉得,“全职儿女”与“啃老族”有很大区别,他们在心理上更接近“打工人”,并不是一味躺平。选择做“全职儿女”的年轻人,实际上各有各的理由。有的是出于职场疲倦,暂时在家“充电”、调整过渡,寻找机会随时准备再出发;有的是因为父母身体需要照顾,蹲家里是无奈。“全职儿女”虽然还谈不上是青年就业的主流选择,但它的出现有着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全职儿女”一出现就被热议,折射的是当下年轻人的现实就业压力,以及对理想就业环境的渴望。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当代年轻人的择业观正在改变,他们对工作“宁缺毋滥”,不仅关注收入的高低,也希望在工作中找寻更多获得感。在反对躺平式“啃老”的同时,也要对年轻人求职途中适当放慢人生节奏给予包容。
  
  我们与其把过多的关注放在对“全职儿女”的评判上,不如花一点时间去挖掘造成“全职儿女”这一生活方式出现的原因,就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社会竞争激烈。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年轻人面临的竞争压力都越来越大,在如此高强度的竞争下,会有不少人无法达成自己升学和就业的目标,从而不得不成为“全职儿女”,为下一次的努力做准备。
  
  二是自我定位模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面对如此多变的社会环境,年轻人对于自身的人生规划有一些不清晰,是非常正常的,再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选择成为“全职儿女”给自己一些思考人生的时间,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确实我们也不能否认,确实有部分年轻人存在“啃老”的情况,期望通过父母支持获取生活的成本,放弃自身的奋斗。但是,话又说回来,当全职儿女并不是长久之计,我们终有一天会离开父母,独自面对生活,长时间的全职儿女生活会让我们降低职场竞争力,失去奋斗的目标。所以,为了引导全职儿女做好身份的转化,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做好就业服务离不开正确认识。年轻人要认识到全职儿女只是暂时的缓冲期,要通过这段时间,找到自己人生的奋斗方向,并为之努力,重新回归社会。社会应该摒除偏见,人生从来不是马不停蹄的比赛,要允许青年人停下脚步来思考,大部分的“全职儿女”不是单纯的“啃老”,短暂的停留是为了更好的出发。
  
  做好就业服务离不开用心用情。对于那些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对自身认知不够清醒、缺乏清晰职业规划的毕业生,高校也应该通过“有温度的教育”来春风化雨,照亮和温暖他们的就业道路。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社会联结纽带的作用,当好“结构洞”,帮助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更加顺畅、更加高效地实现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另一方面,高校要将普遍性的“漫灌”与特殊性的“滴灌”有机结合,根据每个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做到“一人一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精准化、人性化举措实现求职者与用人单位各取所取。
  
  做好就业服务离不开共同努力。高校在做好就业服务的同时,社会也要打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断裂与脱节现象。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只有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就业问题才会从根本上得到纾解。就业不仅承载着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厚重期待,也关系社会流动的图景。只有将制度善意落实落细,只有做到精准化和人性化,就业服务才会赢得高校毕业生发自心底的认同与赞赏。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QQ客服

公众号

①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②绑定个人微信
(可快捷登录)

QQ群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②群

②群798444397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①群

①群681241005(已满)

VIP特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