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其他 谨防调查研究“基层变形计”

Nan · 2023年6月27日 19:42:15
本帖最后由 铜陵吴彦祖 于 2023年6月28日 07:55 编辑


  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关键。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做好工作的重要传家宝。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要谨防“基层变形计”,及时掌握基层的“第一手信息”,把调查做“准”,把对策提“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用高质量调查研究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谨防调查研究变成“基层负担”。《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指出,调查研究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情况。由此可见,基层一线是调查研究的重点对象,一些工作突出、名气较大的基层单位更是调查研究的重中之重,这难免会出现调查研究队伍“撞车”的现象,一系列的接待工作、汇报发言让基层单位“苦不堪言”,甚至占用大量工作时间,这既让调查研究流于形式,又让调查研究这项工作“助推剂”变成工作“阻断墙”。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广大党员干部要避免“嫌贫爱富”式调研,倡导不打招呼、不搞陪同、直奔现场、直听民声的工作方法,同时还要做好行程规划,避免重复调研、多头调研,减少调研资源浪费,真正做到把调查研究的成效变成基层发展的强大动能。
  
  谨防调查研究变成“基层检查”。调查研究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绝不是“故意找茬”。当前,有些领导干部到基层调查研究首先就要翻台账、看资料、听汇报,更有甚者把资料是否齐全与工作是否开展划上等号,在还没深入一线的情况下就开始大谈指导意见,大谈“留痕”经验。如果把基层调查当基层检查,只会让基层干部陷入“精心准备”汇报材料、“精心布置”调研场所、“精心挑选”调研对象的误区,而对于真实的问题,会想办法“掩过”“跳过”“略过”。调查研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广大党员干部无论是听取汇报还是一线走访,都应该放下架子、坦诚相待,重“足迹”而不重“痕迹”,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有汲取群众智慧的虚心和耐心,杜绝“检查式”调查研究,看基层真实情况,找解决问题真正办法。
  
  (船山区残疾人联合会  刘铭燕)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QQ客服

公众号

①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②绑定个人微信
(可快捷登录)

QQ群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②群

②群798444397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①群

①群681241005(已满)

VIP特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