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1

0

收藏

分享

网评 思“粮”策 赏“丰”景

18005638373 · 2023年6月27日 16:19:35
       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0.6亿斤,大国“粮”策让华夏大地一片好“丰”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扛起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当好“粮”辰美景的“守护者”,确保端牢中国饭碗。

  绷紧耕地红线“思想弦”,为“种好地、育良田”开道。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要严守耕地红线”,传递出耕地红线决不能逾越的强烈信号。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必须明白这个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上的,全面落实藏粮于地战略,首先要树立“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严格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强力推进土地增减挂工作;其次对土地进行分类“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最后按照“农田必须是良田”的基本要求,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坚决打赢耕地“保护战”,守好粮食生产“命根子”。

  撬动科技强农“创新力”,为“育好种、产好粮”蓄能。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要增强忧患意识,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作为新时代基层干部,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到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打通基层农业技术转化应用“最后一公里”。培养一批懂技术、爱农业、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好“新农人”“田专家”的示范带头作用,提升农民队伍的技术水平,带动更多农户育好种、产好粮,让每个农民都挑起科技增收的“金扁担”。

  深耕政策驱动“责任田”,为“有钱挣、得实惠”护航。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绝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不让种粮大县在财政上吃亏”,这要求各地进一步强化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作为基层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透彻研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切实将“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落实种粮补贴政策、给予农民创业优惠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断释放农业生产潜力。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扶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市场化,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轨道,不断壮大农民腰包,让种粮农民、种粮大户真正有钱挣、得实惠。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QQ客服

公众号

①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②绑定个人微信
(可快捷登录)

QQ群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②群

②群798444397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①群

①群681241005(已满)

VIP特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