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7815099707 于 2023年6月27日 14:27 编辑
这个夏天,主题教育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主题教育的成效体现在党的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以主题教育学习提振务实之风,“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在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上下功夫,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将调查研究发扬光大。”
以学促调查研究思想务实,不打“懒主意”。通过主题教育,学习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调查研究不是表面功夫,是总结经验、掌握规律、提高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干部习惯了按部就班做事,上级安排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不去基层实地调研,不管工作在基层能不能真正落实,不思考基层群众真正需要什么,不克服自身惰性,凡事找“捷径”、图“轻松”。自以为对工作熟悉,只顾“轻车熟路”完成任务。没有真实的调查研究做依据,容易陷入“做得多错得多,最后不如不做”的思维“怪圈”。要想长期保持工作热情,就要保持长期调查研究的习惯,时调时新,工作才能做出创新。
以学促调查研究行动务实,不做“井底蛙”。通过主题教育,学习调查研究的实际性。调查研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看着一行行生硬的数字、一张张冰冷的表格做研究,要实实在在走到基层去调查。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为应付上级检查,让群众背答案,让企业造数据的形式主义。如果不勇于与形式主义作斗争,便会被耗费宝费的精力失去群众的信任与支持,真实调研得来的数据和民情才是迎接上级检查的底气。调查研究的方法很多,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实地观察等,但直接与基层群众的接触是最有效的,从老百姓的居住环境、群众的表情、动作,干部可以得到表格中、材料里体现不出的数据含义,加深干部和群众的联系,听到群众的心声。
以学促调查研究结论务实,成为“锦囊计”。通过主题教育,学习调查研究的有用性。调查是途径,研究是指对调查材料进行深度的思维加工,以获得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经过大量的调查之后,还要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解决问题的结论,解决问题才是调查研究的目的,不能让大量的调查资料闲置无用。对于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形成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共性问题要揪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从根本解决问题;对于调查研究中看到的亮点,要总结提炼方法,形成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