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写作心得 新闻写作需眼睛向下,脚步向下

f139733 · 2023年6月27日 11:08:05
本帖最后由 追光者丫 于 2023年6月29日 09:15 编辑

  “脚板底下出新闻”是新闻工作者信奉的至理名言。东汉文学理论家王充在巨著《论衡》中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要想做出“蛟龙”那样高质量的精品新闻,必须沉入“深水”,深入基层一线。于新闻宣传而言,只有深入一线,写出来的文字才不是道听途说,东拼西凑,缺乏真实性支撑;只有深入一线,才能收获既有材料以外的大量新线索、新数据,才能合成具有宣传价值的新作品。
  
  然而,深入一线进行新闻创作并非如此容易。当今社会节奏加快,快餐文化盛行。人们的生活既充分受益于5G时代网络的便捷性,又被快节奏生活、高生存压力所裹挟。海量数据宛如一张巨网,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们与外部世界的联通,这无疑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在千篇一律的信息中脱颖而出,想要在最短时间内拿出成果,放弃脚踏实地出新闻可能是很多人的选择。毕竟,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现场体感形成文字远远不如改一个哗众取宠的标题或者对既有材料缝缝补补来得简单。
  
  脚底板下出新闻,需要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基层蕴含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往往能挖掘到最鲜活的报道材料。这种第一手材料具有无可比拟的生动性和现场性,其价值远胜于对既有材料进行东拼西凑形成的二次创作。可以说,一部新闻作品越能真实反应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文章笔触越贴合现实,就越能带给读者强烈震撼,这部作品的笔者也越为出色。
  
  深入基层一线需要新闻工作者充分发挥不怕苦、不怕累的乐观精神。一线是新闻的来源,大量感人事、趣味事、辛苦事在这里被新闻工作者挖掘报道。然而,深入一线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苦累,挖掘新闻的季节可能是酷暑寒冬,天气可能是刮风下雨,路途可能是漫长崎岖,所以也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不畏艰难险阻的毅力。但正是因为一大批新闻工作者的坚持,大雪纷飞中夜间值守的行路天使、暴雨洪水中为过路车辆行人举牌指路的城市管家、烈日高温下守护路面洁净的城市美容师...众多基层先进代表、典型事迹通过他们的镜头走向人们的视野,也带给社会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新闻写作需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脱离基层一线,新闻将变成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没有生气,枯燥无味。只有从基层一线中孜孜不倦地挖掘,新闻才充分具备温度和深度,新闻界才会在时间洪流中欣欣向荣。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QQ客服

公众号

①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②绑定个人微信
(可快捷登录)

QQ群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②群

②群798444397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①群

①群681241005(已满)

VIP特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