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网评 我们脚下的“国宝”——土地

15655772830 · 2023年6月26日 21:52:26
本帖最后由 铜陵吴彦祖 于 2023年6月27日 07:48 编辑


  6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土地是万物之源、立国之本,是“大国粮仓”的根基。我们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在数量上稳控、在用途上严管、在质量上提升,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
  
  凝聚严守耕地红线的合力,在数量上稳控,让耕地红线保障“粮安”。“地之不存,粮将焉附?”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在新发展格局下,要强化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亮明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增强人民群众保护耕地的法治意识,逐步推动土地管理核心目标成为社会普遍认知、普遍认同的共同理念和自觉遵守的行动纲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答好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和监管制度的“必答题”,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确保耕地实至名归,农田姓“农”。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在用途上严管,让土地资源焕发“新生”。土地有限,发展无限。在现有耕地规模条件下,节约集约用地已经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和硬性要求。节约集约的根本要义在优化资源用途,实现绿色发展。一方面,要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严把项目准入关,优化用地布局和市场配置,统筹利用存量和新增建设用地,以更少的土地投入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倒逼”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
  
  坚定科技强农的振兴道路,在质量上提升,让科技助力农业“腾飞”。我们历来倡导“干活担着金扁担”,“金扁担”寓意农业现代化,我们要重视“金扁担”的深刻意涵,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走好农业的“科技路”。依靠科技创新“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类型耕地,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和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技术提升耕地生产能力、维护耕地健康水平。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和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让农民用上好农机,让良田长出好粮食。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QQ客服

公众号

①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②绑定个人微信
(可快捷登录)

QQ群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②群

②群798444397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①群

①群681241005(已满)

VIP特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