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基层工作越来越广,与居民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对基层工作者的整体素质要求的也越来越高。我们不但要有脚板向下,踏稳步伐的底气无私奉献自己,还要有身段向下,汲取经验的勇气不断历练自己,当好“绣花针”,做好人民“使者”。 从手拿无菌针到变身绣花针。“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去好好对待照顾每一位病人”。南丁格尔的精神精髓在于奉献,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爱心,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从护士变身基层工作者,这根“绣花针”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都得本着奉献的精神,深刻认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宗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面对基层的各类建设,无一不反映基层工作的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和辛苦。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工作者就是“绣花针”。我们要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服务好群众,就需要发挥好穿针引线的纽带作用。“一针一线”把群众的事情办好,打磨针尖增本领,不断推陈出新当好人民群众的“绣花针”。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很多人眼里觉得护理不重要。决定治疗效果的是医生的技术,病治得好不好,就看医生的“那一刀”。其实,患者的恢复却不止是诊断、治疗这么简单,护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就如同上级下达的各种政策法规就好比医生开的处方,基层工作者在工作的传达也好比护士在执行医嘱时的二次核对,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吃透文件精神再进行组织和宣传,落实到每一位居民。上到政策宣讲,下到邻里纠纷调解,每项不起眼的工作都考验着我们的个人素养和综合素质。 从心做起,真诚相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曾经作为护士的自己一直要求自己从心做起,真诚相待。现在,同样要求自己“眼睛向下,积蓄向上的灵气”从心出发把工作做好,全心投入到基层工作中。从心做起听似简单,其实不易!在基层的工作中我们时常“七十二变”学着融入不同的角色换位思考,学着充分理解居民的情绪,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平等真诚地沟通、对话,真诚对待每一位居民,学着扎进群众中工作,当好人民的使者。只要心中装着老百姓,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居民的幸福感才会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