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陪着家人去选购手机,猛然发现不知不觉之间手机内存容量都已经是128G起步了。回想十年前手机容量16G仍然是主流,十年间内存提升十倍之多。一方面,十年间我国内存颗粒崛起,将原本高不可攀的SSD固态硬盘打成白菜价;另一方面则是现在手机APP越发的“膨胀”。 随着手机成为当代人的“外挂器官”,用户对手机的核心需求也不再止于通讯。集纳社交、娱乐、工作、出行、购物、金融等诸多服务于一机的态势,刺激各大App不断丰富自身功能。于是,App体量自然越来越大。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能够网购、刷视频、玩游戏的微信,能够刷视频、金融借贷的京东……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就是,当你把支付宝的地址改为朝鲜平壤的时候,烦人的各种推广消失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支付宝的“底线”;当你下载的是微博App国际版的时候,各种广告也随之减少。每每这时就让人无比怀恋那个微信、QQ只有几十兆的时代。为什么App会“发福”成今天这副模样呢?我认为有一下几个方面引起。一、现在国内用户的视觉审美要求变高了,开发者为迎合大众审美采用色彩丰富、元素繁多的设计风格,而这种设计风格往往也会增加App的体积;二、广告、推广和数据收集等需求。为了实现商业目的,一些国内App会在App中集成广告和推广内容,甚至进行数据收集和隐私侵犯等行为,这些都会使得App的体积变大;三、国内App开发盲目竞争,支付App搞社交、社交App搞支付、短视频App搞网购,国内开发者一味要求App大而全,什么功能都要加、什么热门风口都想吹一吹怎么去用心打磨产品? 当初对互联网时代无比畅想,为什么现如今App“发福”到底要如何“医治”?如果没有相关部门的引导和约束,我想不远的将来“全功能”App也离我们不远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