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8455667132 于 2023年6月25日 09:09 编辑
扶贫资产后续管理不明确,是当前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表现为:扶贫资产的使用、维护、更新等方面缺乏规范,导致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甚至出现资产闲置、损坏等情况。这不仅浪费了国家和社会的财力、物力,也影响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具体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一是人员培训和素质不足:乡镇管理和维护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和专业知识,只能进行简单的维护,不能有针对性的对扶贫资产进行管理,同时缺乏相关技能,无法进行资产规划和监督,以及合理分配和利用资产的能力。 二是缺乏资产价值的评估和更新,难以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一些旧资产的利用率低下,不能有效发挥其价值。 三是管理体制不规范。扶贫资产的管理体制相对比较松散,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扶贫资产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各部门联合协作机制,导致管理混乱、效率低下。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缺乏人才:扶贫资产后续管理不到位,是因为缺乏专业人才,无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用于资产管理。 二是难以发挥资产价值:部分资产由于无人租赁、租金价格低等原因,不能给村集体带来较大收益,甚至难以收回成本。 三是管理体制不健全:部分扶贫资产后续管理不到位,是因为管理体制不健全。目前扶贫资产管理体制仍沿用旧的管理方法,不具有针对性,无法提供有效的管理保障。 针对以上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优化: 一是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使乡镇管理人员具备资产评估、规划、监督和分配的知识和能力。培训可以包括财务管理、项目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二是加强资产价值评估和更新,及时淘汰老化或低效资产,更新资产设备,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利用率。 三是建立健全的后续管理机制。为了解决扶贫资产后续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应加强对扶贫资产运营和管理的重视,并尽快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一方面配备专门人员:在扶贫资产建设完成后,应配备专门、专业人员进行运营和管理工作,确保扶贫资产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完善监督机制:应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扶贫资产后续管理不明确是当前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管理体制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宣传和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扶贫资产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提供坚实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