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网评 承时代荣光,携爱前行 ——读《觉醒年代》有感

狮子岗乡组织办 · 2023年6月24日 22:35:08
本帖最后由 行远自迩 于 2023年6月25日 14:22 编辑

  我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因为我们已经在路上了。

  一一题记

  读罢龙平平的长篇小说《觉醒年代》,我以为书中始终贯穿着醒目的主题,那就是觉醒与爱。

  泱泱中华,何去何从?

  所谓觉醒,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个人思想观念变化,更是唤醒沉睡或被束缚的自我意识,对世界、民族和个人前途命运进行科学理性地自觉认知和践行追求。什么样的主义才能救中国于水火之中?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再到“德先生”“赛先生”,归根结底就是思想的觉悟、道德理念的觉悟、人的觉悟,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塑造新一代的青年,创造一个崭新的国家。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日复一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华民族文明的源流如滔滔江水,亘流不断。透过历史的风沙,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仿佛看到了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调度于战场内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徜徉于山谷之内,出没于庙堂上下,上谏君主,下育良臣,奔波于列国之间,勇谏于朝堂之上。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各种思想的大撞击引发出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造就了大秦帝国集权政治的鼎盛时期,中国历史完成了一次大转折,犹如“第一次五四运动”。《觉醒年代》中,有高举“科学”和“民主”大旗的陈独秀,并称“南陈北李”、携手战斗的李大钊,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的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胡适,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他们是现代知识分子是新文化的先觉者,创办《新青年》,以倡导新文化、宣传新思想、培养新青年为己任;国学大师刘师培传统文化造诣精深,也深受古文化的熏陶,固然曾因困顿背叛过革命,但任职北大后却能坚持底线,不做忘恩负义、伤天害理的事;拖着小辫子的辜鸿铭虽保皇复古,心高气傲,他虽然是新文化的敌人,但对传统文化、古文学是真正的爱、纯粹的爱,一身正气,坚决高扬“中国人的精神”,坚决不做落井下石卑劣之行径,持守名士风度,他认为中国人蕴藏着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的温良品质,是一种源于同情心和真正人类智慧的伟大力量,有着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民族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心灵与理智的完美谐和,一语中的“你们的辫子是无形的,藏在心里。”书中生动地再现了堪与“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的那个时代里,各种名人、各路主义和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激烈碰撞的灿烂和悲壮,他们虽然因为立场的差异而针锋相对、唇枪舌剑,但是坚守各自的信仰,用不同的方式来救国,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用一腔热血诠释了什么是“爱国奋斗”。正是由于冲突与觉醒,直接唤醒了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的自我意识,推动了新中国的诞生。

  1919年的5月4日,为了驱逐黑暗、争取光明,为了祖国的独立和富强,三千青年洒泪京都,登高奔走,时见睡狮风骨。陈延年和陈乔年衣衫褴褛,拖着脚镣、血肉模糊的双足,正赴往血污横行的刑场,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行刑人的屠刀昂首回道:“革命者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正如歌中所唱:我看见千万个可爱的你,不回头向硝烟深处奔去,多少个青春背影消失在夜里,换来晨曦……。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图画。回望那段历史,重温百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五四运动狂飙般的呐喊声早已散去,五四运动精神却一直沉浸在中华民族奋斗的血脉里,在这种精神里,有着青年人实现自身价值的梦想和信念,有着青年人关注国家命运的责任和使命,有着青年人振兴民族大业的赤胆与忠心的爱国情怀。我仿佛听见陈独秀呐喊:当代中国的新青年应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力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李大钊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以青春的精神不断改造自我,以青春的朝气、青春的理想、青春的精神,唤醒百年沉睡的旧中国,建立青春之中华。《觉醒年代》打通了古今,穿越了时空,形成了一种力量,把上一个时代年轻人的精神,交棒给了下一个时代的我们,“曾经的少年”精神不朽,我想书的续集就是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吧。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振兴中华的责任,已落在我们青年人的肩上。我不禁思考:我们应该拥有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作为新时代青年做出怎样的贡献?

  100年前的五四运动诠释了青春奋斗。青春很短,只不过一瞬就远去;青春很长,需要我们去好好经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拼搏的人生精彩纷呈,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理想信念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持。它支撑中国走过百年之路,不论荆棘遍地,不论狂风暴雨,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我们不变的追求。“举起手我说出同样誓言,黑白间你的笑容多清晰,你说你从来也不后悔把一生奉献给这片辽阔大地。”从百年前积弱积贫、战火连天、受尽苦难,到今日的人民幸福、繁荣昌盛,百年的梦想由几代人共同实现!从新文化运动走到召开的二十大,我们一路筚路褴楼,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对信仰的忠诚和实践,始终是我们不变的魂。

  当历史行进到新时代,我们依然需要汲取的是“觉醒年代”的爱国精神,是生生不息地长在中国人心里的不断的根、不灭的魂。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更应保持初心,以担当的品行把好手里的船舵,积极做新时代的筑梦者,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身处何种岗位,都对从事的职业倾注热情、高度负责。积弱积贫、任人宰割、硝烟弥漫的时代已然过去,我们虽然不需要为了革命流血牺牲,但是先烈们为了信仰不怕牺牲的精神将镌刻在骨子里,保持热爱、奔赴山海、忠于自己、忠于党、忠于国家,红色精神代代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工作中不一定要干惊天动地的大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忠诚履职、踏实敬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将专注的工匠精神当做理想与信念,并为此踏实奋斗;要甘于寂寞享受孤独,耐得住基层的寂寞,在各种机会中锤炼自己,在平凡岗位发光发热发挥潜力,超越自己,感党恩跟党走。发扬红色精神,把理论传承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将崇高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大公无私、奋斗到底、不离不弃的工作精神,更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多想伸手紧紧拥抱你,告诉你一切都尘埃落定,百年前你梦想的那个新中国,有多美丽。”我仿佛看见如陈延年一样的无数青年英勇赴死回眸时依旧灿烂的笑容,告诉他们:这盛世,我们帮您看了,锦绣河山,国泰民安,如您所愿。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沉睡之龙已经苏醒,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中华!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QQ客服

公众号

①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②绑定个人微信
(可快捷登录)

QQ群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②群

②群798444397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①群

①群681241005(已满)

VIP特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