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农村的主要工作由扶贫转向振兴。乡村振兴是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要扛起责任,攻坚克难,勇往直前,为早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而努力奋斗。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不忘初心,不断做到开拓自我眼界,提升自我境界,守好自我边界,更好的为乡村振兴贡献自身力量。
开拓眼界,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方案。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这两句话的本质都是要求我们多看、多思。乡村振兴工作国家从宏观层面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但如何因地制宜具体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则是我们每一位基层党员干部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眼界的宽度决定思想的高度。乡村振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乡村未来的发展方向能有一个精准的判断,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打开门看外面的世界,只有接触到更多的思想和文化,才能拓宽我们的视野,拓展我们的思维边界,既而打开我们的发展思路。另一方面我们要打破思维固化,善于从大家喜闻乐见的事物中寻找乡村发展新的突破口,探索农村发展新路径。不论是前段时间火爆全网的淄博,还是近日爆火的“村BA”“村超”,都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与启发。淄博的爆火靠的是真诚,无论是起初实惠的烧烤还是现在的路边免费停车、书画大师走上街头、中医摆摊义诊等等,无不诠释着这两个字的重要性。一切以游客的需求为导向,以真诚实意打动游客,让游客不仅感受到淄博的烟火气,同时也感受到淄博深厚的文化底蕴。淄博的一系列做法值得我们党员干部深思,淄博火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它不掺杂过多的功利因素,使浮躁的社会回归本真,给人带来温暖,使人倍感亲切,让人仿佛回到了家。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在平时的工作中做群众工作就要用真情实意,把群众当家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与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真正与百姓成为一个共同体,共谋乡村振兴新发展。“村BA”“村超”的爆火,除了当地富有风土人情的特色外,同时也积极引进新鲜事物,更好地服务大众,比如在乡村体育建设中注入数字化,首次采用“黑科技”时间,让线上用户享受沉浸式观赛体验,尽情体味赛场上的高能时刻,给线上观众带来身临其境、丰富多元的观赛体验,吸引大家“驻足”,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当地、爱上当地。一场“村BA”总决赛“打”出乡村振兴精气神儿!这也启发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既要保质保量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更要积极探索、大胆引进新技术、新模式,将其运用于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共享时代发展的红利,而不是因循守旧,做时代的旁观者。
提升境界,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基层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乡村振兴想要有所作为,一我们要拥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执着的态度,正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里的“伊”就是我们所从事的乡村振兴工作,我们需要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二我们要拥有超越常人的思想境界,要有舍我其谁、勇于奉献的精神,党把我们放在这个位置上不是让我们做官享福,而是要让我们担当干事,要做一个敢担当、敢作为、能够真正成为人民群众主心骨的好干部。三我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博大胸怀。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批接着一批干,我们或许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也不能轻视自己,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的这个根本命题。甘于奉献、不计较个人得失,以时不我待的姿态奋发有为,立足本职工作,多做有意义的事情,为后人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守好边界,为乡村振兴贡献新力量。想要做好基层工作,一我们要坚守原则,清正廉洁、奉公守法。农村是一个人情社会,许多事情的处理,考验着我们基层工作者的智慧,我们要本着守好边界的原则,灵活处理,不被亲情所绑架,不为关系开绿灯。二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导向,凡是有利于人民的事情我们要坚决去做,凡是不利于人民的事情我们要坚决抵制。三我们要在利益面前要有所畏惧、有所顾忌。既要做到不敢腐,更要做到不想腐,时刻守好边界,不触红线,不破底线。四我们要以案为戒。深刻汲取有关同志违纪违法教训,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牢记教诲,永葆自我革命精神。
作为基层工作者,我们要拥有大局意识,树立群众意识,增强纪律意识,不断提升自我素养,奏响乡村振兴新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