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章节,专门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虽只有9个字,意义重大。释放的信号很明显,中央支持预制菜这一新产业新业态。所谓预制菜,是指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烹调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但民间对于预制菜的看法却始终褒贬不一。我认为预制菜的出现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预制菜节省时间,满足了想吃一口热饭的年轻人。许多人正在大城市打拼,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确实没时间和功夫去完成买菜、择菜、洗菜、炒菜以及最后的洗碗这一整套流程。就像武汉的热干面,也是起源于码头文化。简单、快捷地满足了从事体力劳动者在大冷天的早上想吃上一口热乎的想法。因此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模式不断变革,很多人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上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预制菜的出现,满足了他们想吃上一口热饭的想法。 预制菜操作简单,满足了不会做饭却想做的人们。如今会做饭是一个人的加分项,大多数的人从小都是只要读书好,其他都不用管的包办式教育。大多数人都是五谷不识,四体不勤。但预制菜的出现,大大的降低了操作的门槛,只需要简单的烹饪,就可以为家人、为自己做出香喷喷的,美味可口的一桌菜。预制菜给了初学做菜的人一个机会,让他们也能做出自己的一餐饭菜。 预制菜涵盖广泛,满足了想品尝各地菜肴的食客。中国菜东西南北中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味道,也各有各的好。在以前,如果想要尝到各地不同的美味,要么是食客四处寻觅,要么是大厨亲身前往。这种空间的阻隔令许多人无法品尝的各地的佳肴。所以预制菜的出现的,打破了这种时空的阻隔,简单的操作,便能让远方的人领略大江南北的美食。因此预制菜的出现,让时空不再成为阻隔,能简单领略他乡的美食。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预制菜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少相关部门的监督;二是行业标准尚未健全,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三是缺乏创新,容易造成口味单一的局面等等。 但是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应当对其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不要过早的排斥,也不要一昧赞同,这样才能让预制菜成为消费者喜爱的健康菜品、安全菜品、美味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