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网评 黔东南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激发“村”文化频频“出圈”

yss8 · 2023年6月19日 09:08:41
本帖最后由 易廿 于 2023年6月19日 20:08 编辑


  黔东南“村BA”、“村超”、“村歌”等“村”文化接连“出圈”。得益于当地多年来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持续保护,得益于疫情之后抢抓新机敢闯敢试,得益于创新发展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体育运动结合,得益于原生态乡土文化搭上互联网新媒体的时代快车。从而构建起了新时代黔东南州新的“村”文化形态,她来源于乡土,根植于乡土,服务于乡土,这是黔东南频频出圈,成为流量爆发、霸屏网络的重要助推器。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黔东南旅游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窗口展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黔东南州实践的呈现。
  
  “村BA”的引爆。“村BA”由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六月六”吃新节群众自发组织的篮球赛发展而来。每年六月六,秧苗下田静待秋收,全村农闲之时就会邀请亲朋好友、隔壁村寨前来踩歌堂、打篮球,吃长桌宴。台江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2022年抗疫取得重大胜利之时,当地抢抓时组织了一场民族文化表演与篮球运动结合的村级赛事,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喜悦,一场独具特色、精彩绝伦的篮球盛宴,让世界观众耳目一新,引爆了全网对放飞自我的向往,颁发的奖品也是当地独具特色、独具匠心的产品,对当地旅游业、特色产品做了一个绝好的宣传,也成就了“民族文化+体育运动”的典型民间赛事。
  
  “村超”的惊爆。黔东南州榕江县是苗、侗、水、瑶等多民族聚集地,民族文化璀璨多姿,民族节日、民俗活动纷繁众多,是“村超”的发源地。在6月3日的超级星期六足球之夜,当地村民上演的民俗风情秀、苗侗山珍秀,吹芦笙、踩歌堂,齐唱侗语版《我和我的祖国》,通过新媒体传播,向全网爆屏而来,引发网友热议:“论氛围,还得是贵州!”。这些含带民族文化元素的瑰宝均成为推动“村超”出圈的燃爆点。耐人寻味的羊瘪、牛瘪、腌鱼、卷粉等特色美食,甜蜜可口的榕江西瓜、榕江杨梅等特色农产品,更是线上聚集流量,线下吸引游客的神秘存在。
  
  以“村超”为平台,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注入“体育+旅游”中,既展现了榕江县特色民族文化的魅力风采,推动了榕江县文旅产业化发展,又带动了农特产销售,助推乡村振兴,实现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很好的践行了围绕“四新”主攻“四化”。
  
  “村歌”的惊艳。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的田间地头万人齐唱侗族大歌的场景震撼人心。侗族大歌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侗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来源于先辈艰苦卓绝的开荒拓土,来源于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更来源于尔浓我浓的甜蜜爱情。侗语没有文字,侗族大歌就传颂着老一辈开荒精神、传唱着春播秋收时令节气、传播着十里八寨乡风文明,传承着侗族特色文化底蕴。“饭养身,歌养心”在侗寨人人都会唱大歌,从祖辈传唱到父辈,再传唱至儿孙。侗族大歌是侗族地区最古老的“村歌”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他们节庆唱、平时也唱,闲时围坐鼓楼花桥而唱、忙时在田间地头而歌,回味着过去,展望着未来。
  
  侗族大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历史传承,来源于乡土,根植于土,服务于乡村,当这“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通过新媒体、互联网突然呈现给世界人民,让人们为之一震,惊艳全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黔东南着力于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和发扬光大,民族特色、民间特色、乡愁乡土的乡村文化融合发展迅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环境和多民族同胞和谐相处的民族大融合,造就了以苗侗文化为特色、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黔东南“村”文化。
  
  近几年来,黔东南州以建设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契机,保护、传承、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良好生态环境资源、独特的文化资源,发展全域旅游,举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节庆、农事体验等为代表的乡村特色文化活动,展示了乡土文化的魅力,营造了良好的民族文化氛围,增强了文化自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优秀文化的繁荣发展,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原文发于今日头条、百家号)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QQ客服

公众号

①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②绑定个人微信
(可快捷登录)

QQ群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②群

②群798444397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①群

①群681241005(已满)

VIP特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