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1

收藏

分享

社会 如何看待主动延毕?

荞麦花海 · 2023年6月16日 22:59:29
本帖最后由 史迪崽崽 于 2023年6月17日 08:37 编辑

    六月的毕业季,一大批学生即将跨出校园进入社会,与此同时,也有一批人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延迟毕业。
        在常规印象中,“延毕”通常非学生自愿行为。可近年来,主动申请延毕的学生呈上升趋势。据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大学生表示身边有选择延毕的同学。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息息相关。据媒体报道,有的学生是为保全自己的应届生身份从而找到更好的工作,而有的学生是为备考研究生……但主动延毕是否是一条值得尝试的道路?从近年来的主动延毕指数上升,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思考:
        一是选择延毕是否利于寻找就业目标在当前就业和深造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存在部分学生还未确认自己的人生路线,基于不盲目“跟风”就业的条件下,主动延毕不仅可以保留学生身份,也能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就业目标,确实有一定合理性。但在其过程中,自身的竞争压力实际并未因为延毕而减少,同时,难免有人会因为与同龄人的断层、原定目标计划的失败等原因而迷茫。选择延毕必然会承担一定的风险,延毕是否利于学生寻找就业目标,更不能一言概之,综合而言利弊皆有,只是看是否能克服规避风险。一时的“停滞”是合理的,但如果在对本身的规划就不清晰的情况下,只为暂缓就业,选择延毕作为“挡箭牌”反而弊大于利。
        二是选择延毕是否对就业存在一定影响?客观而言,选择延毕确实存在影响。选择延毕,意味着学生的在校时间、经济成本直接增加。由于延毕生毕业时间比同届生晚,在当前就业环境、传统观念下,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就业困难和质疑,本身的竞争力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其实能否回答好就业这一问题,其实与延毕无关。选择延毕的影响是客观存在、不可否认的,但选择延毕的学生,对于就业机会如若主动出击,不断提升主观能动性,以过硬的自身条件展示自己,那么客观方面出现的难题即可克服,甚至可能得到在应届期间更符合心意的工作。
        三是选择延毕是否与就业指导滞后有关近年来,上升的毕业大学生基数与短缺的社会职位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各类招聘逐渐拔高对大学生的要求,这也对初入社会的大学生造成一定阻碍。通常,大学生第一次了解就业,是初入校园时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第二次便是毕业季的各类招聘会。就业宣传层层渗透力度弱、就业课程创新跟进慢……这些现象无意间也为众多大学生构筑了一座“象牙塔”,出现了信息断层现象。因此,一方面,学校应该针对就业指导下足功夫,与时俱进更新就业指导课程,尽早及时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制定切实的就业规划。另一方面,针对主动延毕的学生也应提供相应就业服务,同时提高管理效率,保障延毕生群体落入“三不管”地带。
        可见,在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当下,多样化的选择应当被尊重和包容。选择延期毕业的答案不应被单纯地分为“好”与“坏”,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的“另辟蹊径”,本质也是想为自身争取更多的利益。而高校也应该在就业这一板块,尽早将创新管理提上日程,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就业学习环境。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王杰

举报

奋斗吧少年!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 2023年6月18日 17:51:35

QQ客服

公众号

①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②绑定个人微信
(可快捷登录)

QQ群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②群

②群798444397

选调生网投稿交流①群

①群681241005(已满)

VIP特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