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在收到的回信中读到,希望青年人能够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如今,一批批有知识、有能力的青年人走进田间地头,用创新的思维、现代的设备编织着现代化农业强国的蓝图,如同最近走红的童谣所唱:“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在特别大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特别大的种子,开特别大的花”,广大青年干部应当有着甘愿“自讨苦吃”的精气神,在那片属于“三农”的田野里面挖啊挖啊挖,努力绽放特别大的花。 种植“农业强国”的根基要深。“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对耕地数量、质量、生态的“三位一体”保护,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科技运用范围,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广大青年干部应当胸怀兴国之志、练就兴农本领,将所学所见融入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根基。 建设“宜居农村”的土地要沃。“农业是近两亿人就业的产业,农村是近5亿农民常住的家园,只有把农业农村搞好了,广大农民安居乐业,他们才有充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面貌经历了巨变,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数字化乡村建设等不断注入强大动能。要充分利用本土文化,创新文化传播媒介,突出个性化展示,打造特色产业品牌,持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广大青年干部应当花心思、下功夫、用实招,让“乡愁”不再停留于纸笔上,而成为人人歆羡的“桃花源”。 灌溉“农民富足”的养分要足。“几亿农民整体迈入现代化,会释放巨大的创造动能和消费潜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配套保障农民基本利益,努力实现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越来越红火。要开发乡土资源,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健全联农带农机制,落实产业配套支持政策,依托乡土资源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庭院经济效益,让农民参与到宜居农村建设。广大青年干部应当敢于试错,借助政策扶持,从“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