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网评 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elbow81 · 2023年4月5日 19:37:35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如何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笔者认为,找准结合点,让宣传内容与百姓关注相契合,创新宣讲形式,用活用好“小板凳”“大喇叭”,用“百姓话”为群众讲党史、说政策、谈变化,让“乡音”传“党音”,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党的声音传递到基层,一般采用悬挂铺天盖地的宣传条幅、标语、张贴宣传图片资料、制作大型宣传板、发放便民利民服务手册在传递过程中,只是单方面强力输送。一些基层党组织甚至只是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宣传任务,对略显晦涩的党的思想理论方面的内容,也只是照本宣科,不够接地气,让基层的党员和群众云里雾里,一知半解。至于声音传递的效果如何,老百姓的接受程度怎么样,却鲜少有人关心。“党的思想光辉,应该照在每个百姓身上。”作为基层干部,要想方设法让党的声音在基层传递得更深更远,让党的声音在基层宣讲时老百姓能够坐得住、听得懂、用得上。

  找准结合点,让宣传内容与百姓关注相契合。广泛收集党员、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了解其关注点、兴趣点,不讲空洞的大道理,而是将传递党的声音与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现实问题如科技科普、健康卫生、法治宣传、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相结合,把政策宣讲与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使宣讲内容贴民情、解民需,由“要党员群众听我讲”转变为“党员群众要听我讲”。

  创新宣讲形式,让宣传内容为群众喜闻乐见。要转变党的声音的传递形式,确保传递方式多样化。通过“坝坝会”、“龙门阵”、开办农民夜校、下乡宣讲、举办微党课、互联网+党建等多种形式,克服古板单一的“从上到下,我讲你听”的宣传方式,采取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开展宣传活动,扩大传递受众覆盖面,打通党的声音和基层党员群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声音更加接地气,在基层党员群众中入脑入心,在传递中不变形,不走样。

  (郑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