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网评 杏花微雨起清明,踏“青”寻“春”正当时

谢方琦 · 2023年4月5日 16:10:41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清明时节,天地一派澄澈隽永,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正是出游的好时节。明媚春光里,“青春”的一代我们何不走出书斋静室,折柳问花,追风沐雨,踏“青”寻“春”。

  献一束鲜花,祭拜英灵先辈,踏“青”寻信念之“春”。林木扶疏,芳草连天鲜碧,各种草木疯长,思念也在悄然滋长。“清明时节雨声哗”,雨幕中,亲人们的举止言行又回味在我们心头,先辈们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们眼前:赵一曼坚定的革命理想和对儿子的不舍与殷殷嘱托交织成一封绝笔信,令我们潸然泪下;焦裕禄身披外套俯身在田间劳作的身影定格成一张照片,令我们肃然起敬;陈祥榕奋不顾身战斗在边境的英勇凝结成“清澈的爱”,令我们为之动容……“清明祭扫各纷然”,广大青年干部缅怀前辈、祭奠英灵,不只是寄托哀思,更是学习他们的事迹,传承他们的精神,跟随他们的脚步,像他们一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去,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激发拼搏斗志,树立牢固的家国情怀和为民意识,以思想上的忠诚坚定为踔厉奋发的实践提供强大的动力。

  插一支杨柳,长出万条丝绦,踏“青”寻成长之“春”。在清明这天,家家都要在门前挂上柳条,有的人还要在头上戴上柳枝。插柳于户,可以驱邪祈福;戴柳于首,寓意留住青春。我们作为青年党员,怀揣着澎湃的为民情怀,毅然踏上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道路,如同生机勃勃的树苗,渴望向上生长,又忧虑养分贫瘠,而柳易活,人说插根棒槌也生根,如果这棒槌是柳做的,不用插,横扔在那里都能长根。插下柳枝,祝愿青春的我们如柳树一样,落地生根,不必挑剔环境,而是飞快地努力向下扎根,从平凡的工作中积累经验,向身边的百姓了解实情,在不懈地探索中锤炼本领,真正做到“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力量”,不惧风吹雨打,拒绝本领恐慌,做到知难而进、拼搏担当,在实践中成长,长成“万条千缕绿相迎”的大树,成为能为别人遮风挡雨的可靠之材。

  放一只风筝,寄托胸中理想,踏“青”寻奋进之“春”。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时,人们会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放上天去,再剪断牵线让风筝飞走,寓意“放晦气”,不论春寒如何料峭,看见五彩的风筝飘荡在空中便觉得东风温暖,心共云飞。中华民族在我们党的带领下历经百年风雨,走过峥嵘岁月,铸就了如今的辉煌成就,无数或青史留名或默默无闻的前辈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青年一代的我们站在全新的起跑线上,手握时代的接力棒,要有“只凭一线上青天”的勇气和志向,把握时代机遇,乘风而上;要有“半纸飞腾元在己”的能力和自信,充实自身本领,迎难而上;要有“势力由来一线微”的清醒和忠诚,始终不忘初心,负重向上。青年党员干部要树立高远理想,保持不断向上的进取之心,踔力奋发,昂扬奋斗,勇毅奋进,自觉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用个人的梦想为国家民族的复兴梦伴飞,在百尺东风中奋力向上,身入九霄。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