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乡镇工作 基层调研要做到“严、细、实”

yangch · 2023年4月2日 10:44:02
本帖最后由 詹淑婷 于 2023年4月2日 11:34 编辑

     今年全国“两会”上,大兴调研之风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是中央对“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再次强调,对于广大基层工作者来讲,这也是我们贯彻中央政策路线,走好新时代赶考路,践行为民服务初心的唯一路径。当前,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少部分干部仍然习惯于闭门造车,机械式执行上级命令,甘当“二传手”,不肯、不愿、不会走到人民群众中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逐步丢掉了我党优良的工作作风和优秀传统,逐步弱化了与民沟通交流的情感纽带。因此,中央此次倡导恰逢其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基层调研工作是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的头等大事,那么,怎样才能将调研工作做到导向鲜明、步履稳健、成果丰硕呢?在我看来,必须要严、细、实的工作要求贯穿调研过程始终,让调研工作真正成为攻坚克难、纾民困、暖民心的有力抓手。

  严格调研选题,确保调研导向不偏航。当前我国发展进入了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我们处于啃硬骨头,滚石上坡的吃力阶段,面临的也是长期悬而未决、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摈弃走过场、走老路的不作为思想,要将选题切入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痛点、堵点,切忌贪大求全,做到靶向选题保质量。要做到这一点,对于乡镇来讲,要建立镇、村(社区)、组的民意反馈体系,尽量收集更多民众呼声。重庆市云阳县高阳镇在畅通民意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通过建立镇村两级“平湖夜话”院坝会,定期组织政府班子成员和镇属单位负责人,以广场、院坝为平台,不设门槛,不做样子,直接听取收集群众想法意见,并定期予以反馈。这种以“小切口”作出“大文章”的方式为基层调研选调指明了方向,值得借鉴推广。

  细化调研举措,确保调研过程不走样。一旦确定选题,调研工作就正式进入了执行阶段。制定调研工作方案的时候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切忌照抄照搬本乡镇,本地区的已有方案,要对调研主题的问题成因、受众面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大致调研方向,时间、地点、人员要与实际相符,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对于工业发展问题调研,我们明确本地发展短板,对于本地物流、工艺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度及稀缺度等角度出发,合理组织人员开展电话访问、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全方位信息,尽量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秩序的干扰。对于农业发展,必须要对基本的农业技术、农业政策有充分了解, 否则连基本农业素养都不具备只能将调研作成形式主义。综上,要让调研工作做到实处,最关键在于以问题为导向,以利民为宗旨,不蜻蜓点水,也不浅尝辄止。

  落实调研成果,确保调研结果不空转。调研最终是服务于人民,落实于问题解决之中的。不要让调研结果束之高阁,成为放在档案室的文档,这也是一种形式主义。有鉴于此。调研成果转化,必须高度依赖于完成调研后半篇文章,对于问题解决要形成制度性成果,不能只是以解决一个问题为目标,要深度挖掘问题背后成因,以此为契机,解决背后一系列问题。比如某个小区民生设施经常无人管护,只是将这一个小区的问题处理仅是头痛医头,并没有达到示范性效果,正确做法是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发动群众力量,成立自治性组织,建立长效管护制度,以点及面,推广普及,进而让整个片区的类似问题得以解决。也就是说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针对问题提出具有普适性的解决方案和制度,并督促推动落实,真正将调研成果体现出来,贯彻下去,见到实效。(高阳镇人民政府 牟砺锋 杜云)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