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网评 用“长衫”自嘲,不如蓄力前行

16684919437 · 2023年3月31日 15:56:09
    “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

  “如果没有读过书,我一定心甘情愿地去工厂里拧螺丝,可是没有如果”

  “读书无用论”观点甚嚣尘上,在青年网民中成功引起了一波共鸣。很多网友感同身受接梗感叹自己成了“现代版孔乙己”。

  不止“孔乙己”、还有“浪浪山”、“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上香”为何青年一次又一次的自嘲,也许对大部分人而言,高等教育的实用性和技能性应该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为理论型人才服务的,但是社会中往往不需要那么多,加上现在学校的扩招使入学门槛的降低,就业市场存在差异,找工作的年轻人各自有不同预期等因素,很多年轻人可能高不成低不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读书永远只是多一条路,并不是将来就要走的唯一的路。对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现实生活中难免会出现“现实配不上期望”的困境。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读书有用,这是自古以来颠扑不破的真理,读书是让我们更好的发展,更好的生活。真正控制我们的枷锁从来不是读书,是我们自己的期待,我们大多数认为读过书大学毕业出来就能有很体面的工作,尤其是这份“体面”带着父母的期许,是父母辛辛苦苦供养出来的。但从读书到工作并创造价值的过程,确实会有一个比较难熬的过渡期,短则两三年,长则五六年。

  目前的资本和就业环境,方方面面似乎都在营造着读书无用的氛围,高质量的就业是僧多粥少,尤其消费需求对于年轻人的经济要求越来越高,而年轻人收入的提升却是在“内卷”的影响下越发艰难。可是青年正是成家、立业和发展的迫切时期,房子车子、父母的晚年生活,如果等到三四十岁回报才来,那未免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与此同时,超市胖东来的火爆出圈,更深层次的让我们意识到“孔乙己文学”背后的根源。我们见惯了拼命pua员工,鼓吹996的资本家;见惯了用残次品甚至添加有害物质来糊弄消费者的无良商家;见惯了把用脚踩过的酸菜送进我们口中的“大牌”企业;见惯了哄抬物价,发国难财的黑心商人。

  当前普遍996甚至007,大学生们毕业后,努力工作,无休止加班,最终老板的钱袋子越来越鼓,而大学生们没挣到应得的工资,没享受到应得的假期,最终身体也搞坏了。

  我们的底线被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所以胖东来的真诚与朴实,才成为了稀缺品。其实胖东来它又做对了什么呢?无非是善良一点,真诚一点。仅此而已。

  踏踏实实赚钱,本本分分做事,本不该成为一种理想。都说无奸不商。但也别忘了,商也有道。就是因为像胖东来这样的企业太少了,如果都能像它一样诚信,如果都能像它一样对待员工,那么哪还有那么多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

  一些人认为长时间读书、受教育与眼前短期回报不成正比。但现实情况是,教育始终是保证个体完成身份转变的最佳“赛道”,也是所谓“逆袭”最现实的基础。读书受教育的意义绝不能被低估。

  鲁迅的原文里,孔乙己的确是一位除了读书写字没其他本事的人,是可笑的,也是可怜的。“穿长衫”却生活窘迫“站着喝酒”,长衫是他作为文人的清高,也是他挣脱不了的枷锁,可能这个知识分子形象,击中了大部分当代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在时代洪流的冲击下,个体显得很渺小,但我们不能沉浸在自嘲中,我们的国家在努力着,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在为了共同富裕奋斗着。我始终认为学习不只是为了改变自己,也是为了改善他人的处境,让他人的生活更好,人民的生活更好。

  我们应当意识到,不管何时何地每个人在人生这条路上总会遇到些困难,。如何在“赛道”上蓄力前行,在逆境中为自己翻盘。是放松要求、绕道而行,是自暴自弃、直接“躺平”,还是迎难而上、战胜自我,考验着每个年轻人抉择的勇气和坚持的毅力。转移焦虑可以理解,但是绝不可沉浸当中,我们只有脱掉了思想上的“长衫”,才能真正跑起来,真正矢志接力奋斗,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