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思想 用好三大方法 提升调研精度

谢峰 · 2023年3月31日 15:31:30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对于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三大方法,切实提升调查研究的精度。

  一是开展调查研究,要走好群众路线。“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群众在哪儿,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随着基层事务的日益繁杂化与基层治理的日益精细化,我们只有广泛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切实掌握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解疑释惑,才能摸清基层治理的现状,找准基层治理的痛点、堵点、难点,从而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二是开展调查研究,要强化科学思维。开展调查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倘若只“调”不“研”,就容易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倘若只“研”不“调”,就容易导致“纸上谈兵”,出现不接地气的现象。因此,在调研中,要统筹协调起来,运用科学化思维,事前制定详细方案,事中过程全面深入,事后总结鞭辟入里。以问题为导向,以定量、精准的思维方式代替笼统、感性的认知思维,通过反复研究问题,让思维活跃起来,不断拓展认识问题、研究问题的广度与深度,在加强调查研究中不断提高思考问题、破解问题的能力。

  三是开展调查研究,要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是基础,只有坚持根本,才能明确发展方向和道路;创新是关键,只有不断推进内容和形式、观念和手段等的创新,才能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我们党员干部要把调查研究的“桌子”放在村头巷尾、田间地头、车间一线,主动面向问题、直插现场,到基层一线亲自去察看、亲自体验、零距离倾听民声,方能收集很多看不到的问题、听不到的声音,方能为具体的问题、难题提出新的解法,找到新的突破口,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思路和工作举措,切实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办到心坎上,实现党群同心、干群合力,推动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