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詹淑婷 于 2023年3月31日 22:19 编辑
在电影《长津湖》中,退役的伍千里刚回到家中,与年迈的父母唠了会家常,带回了哥哥五百里战死的消息,一切都是那么平静,突然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随即便是伍千里一声响亮的“到”,没有一丝犹豫,他背上还未放好的行囊,拜别父母,奔赴了战场。同样刚回家的梅生接到召唤,说“这一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他也毅然带着自己的勋章和女儿的照片上了战场......
电影虽是虚构的,但历史确是真实存在的。所有人都知道抗美援朝那场仗,我们中国军人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强、武器最先进的美军,但是没有任何军人退缩,一声令下,几十万刚回家的军人、几十万百姓家的孩子就上了战场,“召,必回”,在他们心中坚守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征途如虹,信念如磐。革命先烈们舍小家为大家,用血肉之躯筑长城,抵挡炮火。“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红色血脉在新时代军人身上得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着红色力量,深扎信仰之根、传承红色血脉,是我们青年干部奋力前行的风向标。
这红色血脉是军人们坚定的政治立场。人民军队党缔造,成长壮大党指引。他们坚定学习党的理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高举党的旗帜,听从党的指挥,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一路“前进,前进,向前进”。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面对各种可预料及难以预料的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但他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便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青年干部,身处基层,我们更应该坚定政治立场,对标对表,无偏差、无条件执行党的政策方针,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可因地制宜,但要及时总结,及时调整,不偏离党的总体要求,奋力前行。
这红色血脉是军人们强有力的信仰。军魂铸信仰,信仰强军魂。漫长抗战征途中,有名的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长沙会战、缅北滇西战役、湘西会战......红军战士们一次次克服困难,保家卫国,离不开他们坚定的信仰。军队在历史的推进途中,久经锻炼,奋发图强,在新中国伟大复兴路上铸就军人力量,成就了独树一帜的政治优势和精神气质。青年干部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惟有以强有力的军人信仰,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头脑、“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政治定力,才能在困难面前以的勇毅姿态奋力前行、攻坚克难,展现青春激昂的风采。
这红色血脉是军人们努力的奋斗。强军需奋斗,奋斗铸强国。杨根思,面对强大的敌军,发出“三个不相信”英雄誓言,在危急时刻毅然抱起炸药包,一跃而起,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用血肉之躯开辟胜利的道路;新时代戍边战士激扬“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领土完整”的报国情怀,用青春和生命守护祖国的安宁;疫情期间,各地白衣战士不畏病毒的危险,发出“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是我们的战场”的铿锵誓言,筑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屏障等,奋斗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人生。奋斗是一种精神,因为奋斗,我们坚强;奋斗是一种信念,因为奋斗,我们强大;奋斗是一种追求,因为奋斗,我们坚韧。青年干部要激活蕴藏于我们血脉中的这种精神力量,把这力量倾注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化作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实际行动,风雨无阻我们奋力前行。
这红色血脉凝结着革命先辈们不畏牺牲责任与担当,沉淀着他们的赤胆忠心,熔铸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良传统,流淌在当代军人的血脉中,这种血统的传承、血脉的贯通、精神的延伸,也应在我们青年干部的血液里一以贯之。今天岁月静好,我们不用生活在战火的硝烟中,只因先辈们已为我们负重前行,我们今天的一切,就是他们那时的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的憧憬。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是祖国的未来,要在不懈奋斗中赓续红色血脉,奋楫破浪建新功,一往无前,书写强国梦,用红色血脉之“矢”,射青年干部奋力前行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