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4

收藏

分享

网评 三举措稳大国粮食安全

和宝玉星闪 · 2023年3月30日 10:24:05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明确的产量目标提醒我们,要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季季接续,茬茬压紧,环环紧扣,全力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依靠自己力量端牢中国饭碗。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思大国“粮”策,进一步发扬节约精神、增强忧患意识、推动科技创新,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发扬“日储一勺米,千日一石粮”的节约精神,实现藏粮于民。“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粮食储备是粮食工作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粮食流通领域的“平衡木”和“蓄水池”。粮食充足与国家安全性成正比,充足的粮食储备在市场中能够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堤溃蚁穴,气泄针芒”,以身作则,坚持从点滴做起储备粮工作,以“钉钉子”精神积极探索储备优化的粮食产业体系。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让他们种好粮、卖上价。定期开展储粮知识技术讲座、宣讲会等措施提高农民的安全储粮意识,引导农民安全储粮,为农户提供科学储粮技术培训与服务,将“藏粮于民”工作做实做强,科学有效地护稳农民的“辛勤粮”,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增强“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的忧患意识,实现藏粮于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从中央对黑土地保护进行立法,让黑土地保护有法可依,到各地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行土地整理,让“差田变好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正是保证粮食产量“不掉队”的“关键密码”。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牢牢把握“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的硬道理,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让耕地红线“长牙齿”,“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严肃追查责任。要确保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要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仅要确保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数量不下降,还要促进耕地质量不断提高,保证“农田必须是良田”。
推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科技创新,实现藏粮于技。粮食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背景下,生物技术要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把“木犁耙”“铁把式”换作“金扁担”,让更多“金种子”破土而出,真正做到“向科技要粮”。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推广先进农业种植技术,打好种业翻身仗,在基础性前沿性研究、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开发利用、生物育种产业化等方面多下功夫,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进一步加强种源安全、育种能力建设,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要强化技术服务,指导农民搞好田间管理,保障农资供应,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治,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积极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扩大农业机械化作业面积,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举报

要常思大国“粮”策,进一步发扬节约精神、增强忧患意识、推动科技创新,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 2023年3月30日 14:29:05

举报

 增强“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的忧患意识,实现藏粮于地。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 2023年3月30日 16:07:18

举报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 2023年3月30日 16:53:14
奉献基层

举报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 2023年4月2日 22:00:1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