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下去调研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法宝”。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要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带头深入调查研究,坚持走“深”、看“准”、落“实”,做牢做实各项工作的调查研究环节,并以此获得真知灼见,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 要“卷起裤腿”趟深水,破“调演”变“调研”。“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卷起裤腿、脚沾泥衣沾尘,才能掌握沾满“泥土气”的基层实况,从而打开思路、启迪思维、提升成效。如果只是简单的做样子、走过场、搞材料,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因此,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走出办公“小方寸”,跋涉最崎岖的山路,去到最贫困的地方,深入调查研究,多到群众家中揭揭锅盖、多到田间地头拉拉家常、多到生产车间问问情况,既要“求答案”也要“找问题”,拒绝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多些“解剖麻雀”式调研,真正把堵点难点摸清楚、掌握住、分析透,确保“调有所得,研有所获”。 要“揭开面纱”看本质,变“枷锁”为“钥匙”。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根本价值就在于找到“金钥匙”打开“难解锁”。在新征程上,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不能只满足于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为调研而调研。这要求党员干部在进行调查研究时要学会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思考和研究,指明问题的性质,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要着眼于解决好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突出性问题,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以“钉钉子”的态度,将看到的真问题转化为务实管用的好点子,提升“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工作本领。 要“竖起耳朵”听心声,让“完事”成“完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心中装人民,行动有方向。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基层工作哪里要改进,这些问题群众最有发言权。党员干部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要始终把群众满不满意、群众高不高兴、群众答不答应摆在首要位置,竖起耳朵和群众聊一聊心里话,不仅要听懂群众的“大白话”,还要能从“弦外之音”中感知期盼和向往,让调查研究成为反映群众心声的有效途径。好的调查研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有“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定力和毅力,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信心。面对“麻雀”时,要敢于迎难而上、持之以恒,继承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让调研之“花”结出甜蜜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