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1

收藏

分享

网评 多措并举助推农业农村发展

张玉姣 · 2023年3月29日 09:34:17
本帖最后由 爱学习的小李 于 2023年3月29日 09:35 编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结合当前农业农村的重点工作,现就农业农村讲五点意见:

  一、守底线,坚决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一是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量化粮食种植面积,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全面完成既定任务数。二是加快全镇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及应急保障能力。三是加强“菜篮子”建设,做好防疫工作,抓好生猪稳产保供,持续推进蔬菜高标准保供基地建设。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四是确保完成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守住耕地红线,提升耕地质量。

  二、抓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强化政策落实。过渡期内坚持“四个不摘”,按照“新政策不出、旧政策不退”原则和省、州、县政策要求,保持教育助学、医疗保障、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小额信贷等主要帮扶政策的总体稳定。二是强化监测帮扶。目前全镇未消除风险监测户有17户49人。各村(社区)要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监测对象,要做到应纳尽纳,严禁出现体外循环,同时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针对性落实帮扶措施,要重点关注“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三是强化易迁后扶。持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基”工程(发展基本产业、解决基本就业、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优化基层社会治理、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四是强化资产管护。加强农村道路、饮水、小型水利、公厕、环卫、文体等基础设施管护,全面建立“谁受益、谁管护”的村民自主管护机制。五是强化兜底保障。统筹各类保障措施,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实施政策性保障兜底,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三、细培育,凝心聚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培强企业。加快建设茶叶、地道中药材、富硒中蜂、高山蔬菜、箬叶、烟叶、畜牧等七大农业主导产业链,打造优势企业。确保“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14500亩,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500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1000万元;扶持百顺公司今年在州级乡村振兴试点村连片规模发展马铃薯1600亩,打造马尔科种薯繁殖第一村;引导辖区3家箬叶企业整合发展成一家综合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支持湖北汇绿林业有限公司向中药提炼方向发展,今年内引进华润三九入股中药材加工企业,确保年产值过亿元。二是打造品牌。围绕镇内特色优势农产品,抓好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强化品牌宣传。三是延伸链条。深入推进产地初加工和产业集群精深加工,在主导产业突出的重点村,配套初加工设施设备,建设以农产品加工、农旅融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四是做深融合。实施旅游精品工程,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深入打造石龙洞乡村旅游示范点,不断拓展乡村休闲旅游基地功能,实现与科普教育、红色教育、校园劳动实践、文创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积极发展直播带货等电商新业态,扶植培育一批乡土特色产品。

  四、建载体,扎实推进特色乡村建设。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建设水平最直观的反映,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载体,2022年,我镇将以“五清一改”(“清运农村生活垃圾,清理农村沟渠塘堰,清除乱搭建、危旧房,清除农业废弃物,清理乡村道路,改变影响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习俗”)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基本实现全镇29个行政村、1个社区人居环境“三个全覆盖”(垃圾清收转运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村保洁员配置和卫生长效管护机制全覆盖)。此项工作实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督导、一月一考评奖补”的工作推进机制,对各村开展示范村、示范组评比,坚持结果导向,纳入全周期考核评分范围内。全镇各村严格分时间、排工期、领任务,争夺全县示范乡镇。

  五、造氛围,全面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一是加强党建引领。各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当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用好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清廉村居建设等工作抓手,推动群众积极参与到乡村治理的实践中来。二是加强乡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家风建设,引导良好村风、民风;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对大操大办、封建迷信、聚众赌博等陈规陋习持续整治,引导形成良好风尚;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开展好“最美”评选系列活动,选树先进典型,弘扬文明乡风。三是建好平安乡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一村一(辅)警”“一村一法律顾问”,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杜绝初信初访案件上行。深入打击整治新型网络犯罪,力争电信网络诈骗不发一起,做好农业农村各领域安全稳定风险防范化解,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农民安居乐业。

  农村工作就是要让农业成为有甜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奔头的职业,农村成为有看头的家园。各村、各部门要始终职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利的举措,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让全镇农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举报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 2023年3月29日 10:18: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