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网评 绿色发展 长效利民

超洋 · 2023年3月28日 14:59:51
      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时至今日,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有着重要作用,植树节也因此有了更深刻的含义,不仅仅是植树,更是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根植于心。
  
  深植生态文明理念,更要以主人翁精神承担起植树造林的义务与责任。绿色象征蓬勃旺长生机,绿色厚植美好生活底色,绿色意味着幸福未来的希望。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遵循自然,顺应自然。在节日之外,要持续鼓励绿色教育形式多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面向乡村、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等普及绿色通识教育,利用网络和大数据平台,设立绿色功德栏、光荣榜,创建线上线下常态化绿色道德风尚引领机制,真正做到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学习和践行。
  
  深植生态文明理念,要进一步在全社会凝聚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共识。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因此,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不光要通过教育、宣传的手段,同时也要通过法律的强制约束力来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要增强环保意识、落实环保举措和做好环保管理,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装进制度的“笼子”里,让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共生共赢、相互促进。
  
  深植生态文明理念,更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利共赢的生态空间。种一棵树、捡一次垃圾、做一次环保宣传、重复利用一件物品……这些看似简单,却都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都是在为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在保护生态环境上,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绝不能急功近利、因小失大。要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出发点、落脚点,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了解掌握老百姓身边的环境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生态环境福祉。要更加科学理性地选择生活产品和生活方式,逆向调节已逐渐固化的追求“高级”的消费观,转而推崇绿色生活,让绿色消费需求拉动绿色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鼓励企业加速生产模式的绿色转型升级。
  
  生态文明理念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出一条长效利民、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