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学习的小李 于 2023年3月29日 09:49 编辑
3月26日,汶川地震幸存女孩牛钰更新视频,讲述她遭遇网暴的事情,有些网友的用词可以说极其恶毒。牛钰表示,“故意露出假肢,这不是卖惨,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平视残疾人这个群体,谁定义了残疾人士一定要保持沉默?”央视新闻热评,“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无视黑白、添油加醋、发表攻击性评论、给当事人留言泼脏水的行为,不仅冲破了道德的底线,更践踏法律的红线。” 在微博上有个话题“如何看待网络暴力”,阅读量高达上亿。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现在的网络暴力都是网友们玩出来的,它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被有心人利用。你以为你在看戏,其实你在看戏的过程中就已经被引导了。”笔者相信这句话是没错的,因为这几年来已经出现太多相似的例子了。现笔者就“请停止网络暴力”提以下四点意见。 一是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网络暴力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在互联网上发表具有强烈的人身攻击、侵犯名誉权等内容的言论,并且带有一定的目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因为网络暴力是一种伤害他人的行为,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件事情,不能把它过分地放大。其次我们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知道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最后我们要增强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觉悟。如果我们具有了一定的道德修养,那么当网络暴力来临时就会自觉地遵守网络规则,这样才能很好地抵制网络暴力。 二是要认清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于网络暴力事件,国家已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在《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平台应履行七项义务: 1.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制度,建立健全算法备案、安全评估、信息公示等制度。 2.加强网络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恶意侵权、违法有害信息的处置力度。 3.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技术措施,完善用户注册、内容审核、应急处置等技术手段。 4.加强网上舆论监督,建立健全网上舆情监测机制,完善重大舆情和热点敏感舆情快速反应机制。 5.引导用户文明上网,提升网民媒介素养,形成科学理性的网络文化。 6.配合相关部门依法查处网上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要学会“理智”。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这个时代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如果有人选择了一个错误的观点,就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而在网络上有很多人因为害怕自己的观点被其他人批判,就会选择隐瞒自己的观点。其实这些都是因为自己对问题理解不全面,或者是自己没有完全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权利,但是我们要学会理智、有节。网络暴力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现在人都太过浮躁。如果每个人都能理智地看待问题、发表观点,那么我们就不会再有“键盘侠”这个词了。 四是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对于网络暴力,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而对于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更应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1.保留好证据:通过录音、录像、聊天记录等方式将施暴者的违法行为记录下来。 2.及时报警:如果在网上发现违法行为,应该及时报警,如果被网络暴力侵害的人是未成年人,公安机关可以将情况通报给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3.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梭磨乡人民政府 张涛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