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统计工作是党和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的基础,也是我们认识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有力武器,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可以说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党和政府的“智囊团”、科学决策的“参谋部”。新形势下如何完善以人民为中心、以质量效益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全面提升统计运作效率、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值得每一位统计人思考。 一、进一步提升基层统计队伍素质 根据统计工作改革与创新的新要求,重点提高统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统计工作能力。一是将具有较高学历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充实到统计队伍中,把高学历和专业人才作为统计工作的重要支撑力量来看待,对好的人才要“请进来”,对统计素质高的人才“走出去”两种办法并行,加大统计人才引进和输出,培养更多懂统计、懂经济的人才,确保在队伍建设上满足统计工作的实际需要。二是加强对现有基层统计工作人员进行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培训。在现有培训计划中增加跨省、跨地市的学习交流,多渠道的学习全国各地市的先进工作经验,进一步提升整体统计工作能力和统计服务水平。 二、进一步改善基层统计工作环境 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统计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在人力方面,积极争取更多的统计人员编制,同时充实统计人员,或将现有事业编制人员纳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增加符合统计执法培训和考试人员,增强统计执法队伍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建议加快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将乡镇统计站纳入编制,加强乡镇(街道)统计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稳定的乡镇(街道)统计队伍,增强乡镇(街道)统计队伍力量;在物力方面,积极争取更适应新时代统计工作要求的办公条件;在财力方面,积极争取各项普查、专项调查等工作经费,以便进一步调动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从根本上保障基层统计工作的质量。 三、进一步加大统计法宣传力度 一是强化统计法宣传。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中央关于统计工作《意见》《办法》《规定》《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进行普及宣传,从国家层面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教育,以提高统计重要性的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二是进一步优化统计工作环境。要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加强对统计调查项目和数据公布的管理,防止重复调查和违法公布统计数据。要加大统计执法巡查、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虚报、瞒报、拒报统计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坚决依法依纪追究统计违法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责任,坚决打击处理各级行政机构干扰统计工作的行为,优化统计工作环境,维护统计工作的权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