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anyingnan 于 2023年3月26日 10:50 编辑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乡村振兴这一战略决策是基于我国国情制定的,把广阔农村建设成为美丽家园,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助推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提起“加速度”,要“用”好产业这一主引擎,“抓”好人才这一主阵地,“稳”好文化这一主抓手。
“用”好产业这一主引擎,为乡村振兴激活动力之源。如今的乡村面貌一新,我们不仅要“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年丰时稔,也要“楼房鳞栉连超市,道路蜿蜒跨水塘”的富足生活。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便是产业振兴,要不断推动乡村产业向纵深发展,把加工要求高、附加值高的产业留在乡村,参照“一村一品”立足本地特色,尽量避免同质化产品的出现,把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以更具特色的产品、更加优厚的收益从深层次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还要坚持以党建带群建,激励村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投身乡村振兴,采取集体入股、村民参股、按股分红等方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将产业的引擎作用发挥出来。
“抓”好人才这一主阵地,为乡村振兴锻造精锐之师。栽下梧桐树,引回“金凤凰”。人才是第一资源,尤其是作为有家国情怀的年轻人,不妨到乡村去耕耘,在乡村振兴中讲好“青春故事”。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群众公认的乡村人才队伍,在人才的引进上,应针对本土差异化需求,做好精准的人才引进规划,科学、具体的设置岗位,录用过程保证公开透明。在人才的培育上,一定要以“接地气”为首要导向,充分的深入实际,切实解决好农业生产、乡村治理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在人才的留用上,除基本的薪酬,更应该在人文关怀上下功夫,时刻了解人才队伍在生活上遇到的问题,留人更要留“心”,为乡村振兴锻造精锐力量。
“稳”好文化这一主抓手,为乡村振兴铸好精神之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让更多的文化瑰宝不再是旧时王谢堂前燕,而是转化为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可以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增加更多具有农耕农趣农味、充满正能量、类型多样接地气的文化活动。村两委也可在推行农家书屋的基础上,定期组织读书会,主动服务村民群众查阅种植养殖、科普知识、农业政策等书籍,有针对性地进行“充电”,为农业生产“求经问宝”。只有加强乡村文化的振兴,能帮助农民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和科学文化等各方面素质,改变落后思想观念,主动摒弃陈规陋习,从而在提高广大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同时,不断推进乡村物质财富的增加和乡村的整体进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 李兆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