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2

收藏

分享

其他 党员干部调研当做到“三不可”

吉米 · 2023年3月23日 21:02:24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近日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广大党员干部怎么科学调查、如何深化研究,是开展调查研究之前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做调查研究要“躬身深入”,不可“走马观花”。“躬身深入”不是简单的面对面、下基层,如果调研人员被调研对象简单认为是“上面来的人”,那么他们从一开始就会不自觉的“伪装”而与往日表现的不同,从而无法揭示出对其而言真正重要的、潜在的问题。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调研工作首先便要“一切从简”,可以不带纸笔、不搞陪同,但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再者要真正做到“层层深入”,群众办事最好“跑一次”,调查研究却要多看、多听、多问、多跑,争取成为群众“每天见到最多的人”,才能听到最真实、最有用的声音。

  做调查研究要“准确共情”,不可“诱导分享”。党员干部下基层以后如何获取到有用的信息,是难度更大的挑战。面对人为预设的调研场景,调研人员不能把调查过程演变成“审问现场”,不能只惦记调研记录,引导出所谓的“正确答案”,而要认真倾听群众的心里话,让对方把自己真正的想法表达出来,哪怕含糊不清、词不达意。只有同理共情的交流才能看清事情本质,只有听话听音才能抓住问题根本。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深度,与基层群众在思想上有共鸣,精神上有共振,才能赢得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和尊重。

  做调查研究要“整体研判”,不可“举一废百”。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以后,就要开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工作,从而获得某些规律性的结论,以指导实践活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反对本本主义》《农村调查》《寻乌扶贫调研报告》等,都是调研报告中的经典,这些报告无一不来自于对大量研究对象的整体研判。党员干部在研判调研资料时既要客观的“抽离”,在具体的情境中去理解人、思考人,也要在大量的客观数据中去分析调研对象在大环境下的悖论,不做理论的“俘虏”,不照抄别人的“方子”,而是在长期的实践中获得专属此次调研的感知和经验,据此形成指导实践活动的指南、制定政策方案的依据。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举报

没有调查就么有发言权,上面的应该剁下来看看,不要纸上谈兵,想当然。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 2023年3月24日 08:06:46

举报

做调查研究要“躬身深入”,不可“走马观花”。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 2023年3月24日 11:42: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