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网评 振兴乡村,记住“乡愁”

zhouzhoutu114 · 2023年3月23日 16:42:23
       近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发布。这充分彰显“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我们要认真领会文件精神,从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生态保护等三方面,持续夯实三农发展之基。
       下好产业发展“先手棋”,铺就振兴“致富路”。文件指示,要坚持“五级”抓,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情况作为市县乡班子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因此,村级组织要加强党组织建设,把村班子建成坚强战斗堡垒,带领村民凝心聚力、群策群力、对应施策,走实“三产融合”发展之路。做到发挥党群服务站点优势,讲好农产品“背后的故事”,提升农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要从单纯“卖东西”的老观念,转变升级为“卖品牌”再到“卖体验”的新理念,做好“土特产”文章,融入非遗文创、精品服务、乡村旅游等体验经济为先导,带动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聚集。同时,广纳更多“懂科学、懂经营、懂法律、懂文艺、懂创作”的各类人才来田野里施展才华,以吸引企业在农村寻找商机,为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新鲜的生命力。
       挑起农业科技“金扁担”,奏响丰收“和谐曲”。仓廪实,天下安。发展现代农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步”,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主攻方向是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慧化、自动化农业。实现种植、养殖管理一体化,将其采销纳入数据采集全链中,农产品将具有可追溯性,产品质量安全也可得到监管和保障。同时,要深入实施“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运用“直播平台”拓宽销路,让“乡野风味”成为销往全国乃至世界的餐桌佳肴。进一步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产业需求导向,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就一定能挑好“金扁担”,为农业生产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执笔绿色乡村“新毫墨”,描绘生态“新画卷”。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始终坚持生态振兴、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在制度管理方面,应建立健全清扫保洁、日常监督制约、网格化包片管理、文明户评比等长效管理机制,做到“户户有人包、村村有人管”,增强文明意识,激发村民参与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热情,营造“人人参与、家家行动、户户受益”的良好局面。在源头治理方面,要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采用绿色低碳循环模式,如推广炕灰、人畜粪便、草木灰等有机肥的存储和使用,加强与交通运输部门的沟通,尽可能使用新能源运输工具运载农用物资,确保生产更加高效、节约、环保,让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乡村振兴的“标配”。 历史上,乡村的富庶是我国盛世历史的标志。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尽可能保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生态风貌,让更多人记得住“乡愁”,才能在希望的田野之上,蒸腾起希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