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出:必须坚持党领导“三农”工作原则不动摇,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强保证。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谱写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要守好耕地红线筑牢农业根基,要多想对策办法护好群众“粮袋子”,更要积极发掘新时代“三农”人才走好振兴农村之路。 守住耕地红线,筑牢农业农村根基。无农不稳,无粮则乱。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就是保住老百姓的饭碗,守好18亿亩耕地红线,各级政府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守好质量底线。党员干部要在严守耕地红线工作上主动作为,坚持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凝聚耕地保护中坚力量,让耕地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应急应变,筑牢粮食安全屏障。确保粮食安全,要提升应急保供能力,确保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有保障。健全机制建设,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出真招见实效,才能让种粮农民安心、放心。稳住粮食生产,要在消费环节着手开展一系列行动,制止“舌尖上的浪费”,结合开展志愿服务、倡树文明新风,将健康饮食的理念深入人心。 培育“三农”人才,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高平台上,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发掘新时代“三农”人才,才能在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任务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赶考路”上取得卓越成绩。要大力培养乡村振兴人才,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基层“三农”人才专业队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愿意留在农村建设农村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返回家乡回报家乡的人更有信心,政府要搭建好干事创业平台,也要营造好暖人心留人才的优质环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河塌乡 吴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