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历史,常读常新。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从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到党的二十大以来取得的全方位历史成就,中国社会面貌发生彻底变化,目前正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身为党员干部应当守为民之心,怀创新之志,蓄奋进之力,力争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从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轮番出台救国方案,力争于改变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到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浴血奋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提供重要支撑;直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党带领群众肃清反动余党,荡涤封建污水,参与抗美援朝,进一步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站稳脚跟。从发展进程中领悟到党取得的各项事业来之不易,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勠力同心、团结奋斗,也离不开党中央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员干部要学会从党史中汲取感恩人民的深切情怀和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融会到我们党竭力服务群众的初心使命,在与群众的同频共振中奏响团结奋斗交响曲,在日常的尽力履职中奏响奋楫争先进行曲。
“自主创新铺路基,科技发展谋未来。”从小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107机到第一台亿次超级计算机“银河一号”,从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型到超级千万亿次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中国的超级计算机从荒芜走到沃野,逐步挺身于世界前列,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工程,从北斗组网到嫦娥探月工程,中国航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从自主研发高铁实验技术到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战术策略再到全面自主创新实现追赶到超越,中国高铁的大发展开启了人类交通史的新纪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几十年来,中国科技事业走过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印证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蓝图已经绘就,蹄疾还需步稳,党员干部要以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创新使命,培养创新人才,鼎力传承老一辈科技人攻坚克难、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为建成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添砖加瓦、不懈奋斗。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从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性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到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关系新格局再到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聚精会神抓好党的建设,开创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回望来时路,我们党总是在一次次的“世界性”挑战中,寻找到最优解,摸索出新出路,不断在破解重大时代课题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思想飞跃、掀起事业发展的新高潮。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推进是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积以时日,方见成效。在这一过程中,党员干部要贡献才智,背负历史的责任感,深化改革创新,主动担当作为,从而将党的奋斗目标一以贯之,一代一代地接力推进,不断取得新的辉煌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