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重要文章《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的必由之路》,文章用“五个必由之路”深刻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中国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时代之问”,并指出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 当下,一种名为“躺平”的“慢性病”不知不觉在部分党员干部之间蔓延,“患病”后时常表现为“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也不敢干,卷起袖子在一边看”,久而久之便会沦为“躺平者”,严重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阻碍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伟大建党精神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主要内容,恰好是纠治“躺平”之风的不二“良药”。 “伟大建党精神”是一味“壮骨剂”,专治“躺平”带来的“软骨病”。“躺平”一病,深究病根,是因为精神层面上的“缺钙”,导致一遇到困难就“打鼓”、遇到责任就“肩软”,失去了党员干部应有的责任担当。对此,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壮骨剂”,引导党员干部回望建党一百年以来,无数革命先辈“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一生,深刻感悟不屈不挠、不断探索、砥砺奋进的奋斗品格,激励自己知责尽责、知重负重,自觉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努力锻造出敢担当、能作为的铁脊梁、宽肩膀,用责无旁贷的责任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撑起一片天地,负起一份责任,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伟大建党精神”是一味“强心剂”,专治“躺平”引发的“恐惧症”。“躺平”的症状,有时也表现在害怕斗争、恐惧斗争,既不敢和困难作斗争也不敢和不良作风作斗争,一味当埋头的“鸵鸟”。深入感悟伟大建党精神,可以发现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支撑和巨大精神动力。作为党员干部,要继承弘扬好革命先辈的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勇于直面矛盾,敢于攻坚克难,无论前方是风雨泥泞险滩激流,都保持跋山涉水的韧劲、狭路冲锋的勇气和敢于亮剑的决心,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续写新的篇章。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 黄彬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