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太原3月15日电 题:“花了快两万元治近视,视力反倒下降了”——近视防控机构有多少“坑”?
“花了快两万元治近视,结果视力没改善,反倒下降了”……当前,近视防控机构生意火爆,但不少家长吐槽被“套路”。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商家通过渲染“近视焦虑”、虚假广告宣传等兜售相关产品和服务,价格不菲,效果存疑,有的还存在危害青少年健康的风险。
在我国近视眼的发生有三个特点:小、深、高。小就是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在幼儿园5岁、6岁的小孩就有近视眼了;高就是患病率居高不下,患病率已经顶到天花板了;深就是度数深的人群比例在增加,近视眼已经成为影响千家万户、国家关心的问题了。
国家已经把“近视防控”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新高度,“八部委”也联合发布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即便如此,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网络的普及,仍然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甚至学龄前的宝宝都“加入”了近视的队伍。
高度近视已经成为致盲性的眼病的首要原因。而这20%的高度近视人群,会有一部分发展成病理性近视,出现致盲的眼底并发症。高度近视性地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眼底病变会带来严重的视力损害,有可能导致不可逆的低视力,乃至致盲。而其中有些情况,眼科医生们认为是“灾难性的”,“不能通过光学或手术解决”。
近视防控都是迫在眉睫的。近视不可逆,高度近视更危险,即使好多家长抱着侥幸的心理,觉得以后做近视手术就可以一劳永逸,但是近视手术也不是谁都可以做的,需要有详细的检查,符合手术要求才能确定适不适合手术。
对于近视已经发生的孩子,我们能做的不再是怎么治好,而是怎么控制好!因为近视的发生是不可逆的,我们要从低度开始控制,避免形成高度,而不是放任不管,想着随意长,孩子大了可以做激光。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近视度数的高低会影响到孩子的眼底健康,升学就业和遗传基因等,激光手术也不是把近视治好了,只是把眼镜摘掉了而已,眼底的问题也不可能改变,基因的遗传也不会消失,所以我们务必要科学对待近视。
近视可防可控不可治,希望家长们科学对待近视!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