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新栽益四邻,野夫如到旧山春。又是一年好春光,植树添绿正当时。选调生扎根基层沃土,当抓住春光,植好基层之“树”,在经风雨、历磨难中壮筋骨、长枝干。 向下扎根,深入乡村,做好人民群众“贴心人”。树有千百万条根,粗根、细根、微根,唯有根系发达,方能深入地底,吸收营养。选调生从下村的第一天起就应带着为民服务的理念下沉基层,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在基层,用眼睛观察群众需求,用脚步丈量基层大地,用心用情把每一件群众交办的事干好、干实、干成。“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面对工作难点重点,静下心来学、沉下心来思、潜下心来悟,充分汲取基层这片土壤的优渥养分,为干事创业充电蓄能。不断提升对“三农工作”理论、政策的“熟练度”,既要读懂“是什么”,也要领悟“为什么”,更要明白“怎么做”;既要自己懂,更要让基层群众懂,要推动各项惠农政策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向上生长,迎难而上,当好基层工作“多面手”。从小树苗成长为郁郁葱葱的大树,必然要经风霜、历雨雪,选调生们应当珍惜在基层锻炼的“默默”时光,踏实沉淀,蹲苗历练,在乡村振兴的一线历练,逐步蜕变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参天大树。无论是抗台防汛轮班值守,亦或是组建“暖心服务”小队发放防疫物资、结对帮扶困难村民,都要冲锋在前,在纷繁复杂的基层工作中总结掌握基层农村“一线工作法”。越是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越是要“突围破局”、“逆行而上”,以村为家、视民为亲,在披荆斩棘的风浪中练就真本领,在急难险重的一线上办成大事,真正能够“沉得住、扎得稳、靠得实”。 强枝茂叶,敢于作为,争当乡村振兴“生力军”。待到枝繁叶茂时,大树便有遮阳避雨、容纳栖身的作用。一粒万年米,一颗利民心,“浦江人最质朴的儿子”徐利民同志心怀民生大计,将保护上山文化遗址视为终生事业;两袖清风,一心为民,杨善洲扎根荒山,植树造林20余年,把荒山变成了林海。他们的故事激励广大青年挺膺担当、敢闯敢干。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选调生们要扛下“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助力乡村振兴。聚焦基层党建、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利用好现有政策,发挥好专业优势,投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深入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用好这份乡村振兴的“操作手册”,充分结合当地实情和区域特色,从薄弱环节突破,从关键领域入手,知重负重、久久为功,一步一步把乡村振兴的规划图变为实景图。(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北城街道后庄村选调生 罗逸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