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8455667132 于 2023年3月21日 11:00 编辑
“对干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必须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从群众口碑与日常表现、工作常态与重要实绩上全面地看干部;从一时表现与一贯呈现、人后做的与人前说的上历史地看干部;从能力本领与思想品德、治理长处与管理短处、守正履职与创新尽责上辩证地看干部。只有立体多维考察年轻干部,才能提升识别的精准性。 从“听”“看”“问”三个维度识别年轻干部。一是“听评价”。听群众评价,深入了解群众对年轻干部德才表现的叙述;听同事评价,深入了解同事对年轻干部工作内外遵纪守规、为官处事等表现的评说;听领导评价,深入了解领导对其在严峻关键时刻表现的看法;听年轻干部自己评价,深入了解其在思想、作风、处突等方面的意识境界与认知层次。二是“看表现”。突出看“大节”,重点看年轻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锤炼“忠诚干净担当”品格的表现;跟踪看“小节”,注重通过“点对点”面谈、“蹲点性”访谈等方式,探究性察看年轻干部的“见识见解”,近距离辨识年轻干部的“为民情怀”,深层次观察年轻干部“能力水平”。三是“问情况”。问政策,考察年轻干部对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党的创新理论的熟悉程度;问办法,掌握年轻干部创新做事办法、提出合理建议的情况;问成效,识别年轻干部执行政策的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及其行动的效果、效益、群众口碑等情况。 从“近”“远”两重视角识别年轻干部。实践证明,自以为是未必是,自以为非未必非,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由“近”及“远”识别年轻干部。精准识别年轻干部需深入斗争一线,运用“显微镜”,近距离贴身考察年轻干部在斗争“火线”的现实表现,既看年轻干部无私奉献奋战实干的情况,又要察年轻干部务实到位消解困难的作为。举起“望远镜”,通过干部家访、社区察访、基层暗访等方法,识别年轻干部的工作、生活、社交等不同围圈的真实表现,精准扫描出年轻干部“稳定时间段”立体表现的“全息图像”,切实提高年轻干部识别工作的社会公信力。 从“虚”“实”两个侧面识别年轻干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字标准为好干部精准描像,但也有少数干部常用高人一等的官衔、权力等把自己粉饰得完美无瑕,这离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距离遥远。只有卸掉涂抹的“浓妆”,洗净脸上的“水粉”,除去伪装的“铅华”,才能看到本真的“容颜”“雀斑”“皱纹”,继而放下权力的架子,破除优越的虚华。因此,识别年轻干部,既要掌握“画素颜”的功夫,又要提升“卸水粉”的技巧;既要通过基础性分析、延伸性分析、个性化分析,快速为年轻干部的能力素质与奋进状态“画像”,又要建构多维度、多侧面、全覆盖的识别模式,为精准识用年轻干部提供有力支撑。(云阳县故陵镇人民政府 谭巧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