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发布,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党员干部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党的“传家宝”,以高“标准”严格实施,“瞄准”切入点,做报告“准确”的调研者,让“传家宝”大放异彩。 一丝不苟遵“标准”,让“传家宝”精雕细琢。用“我觉得”代替制度要求、用“我认为”误解政策实质,执行标准转眼化为虚有,政策目标成为天方夜谭;将“实地考察”变为“视频查看”、将“入户询查”变为“他人代答”,力求实际的调研变成“走过场”的形式主义。没有规范统一的调研问卷,缺乏真操实干的调研技巧,让调研变成“花架子”,没有实际效用。“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调研标准,多下下地、踩踩泥、见见面、谈谈话,少点“嫌贫爱富式”的选择性调研,多点“求真务实式”的迎难性调研,与调研对象在实际交谈中了解实情;加强事先培训,让调研标准深入人心,不说歧义语、不做难解事,让调研结果真实可靠。 “瞄准”方向抓实际,让“传家宝”用之有道。一手画圈一手画圆,结果是顾此失彼;吃着碗里瞧着锅里,最终是食之无味,一心二用终不成事,一步登天终坠于地。走马观花怎破“刷白墙式”应付工作,一目十行怎察“加夜班式”编改材料,变相“查缺补漏”让调研者只察“亮点”而忽视了“困局”,只知其“绝美”而不知其“破败”。党员干部要熟知调研的特性,树立调研大局观,提高调研的全面性、针对性,瞄准调研方向,多渠道全方位展开调研,集多力于一点,查透查实调研内容,不漏死角、不遗盲区,少听“引路”语,多看“屋中”人,力求调研实效。 报告“准确”出实效,让“传家宝”大有作为。片段式“摘抄”、“编造式”数据、“选择式”记录使得洋洋洒洒几万字的调研报告空有版面,没有关联,弃置一边。全篇皆是成果成效,只字不提现有问题;满篇皆是“表面繁华”,一字不着“内里惨象”,让调研报告成为“表扬稿”“赞赏信”,而非暴露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纠错药”。党员干部要走好调研的“后半段路程”,力求调研报告的真实性、全面性、有效性。放弃以“花里胡哨式”的文字代替“大白话”,坚持用通俗易懂型文字传递真实情况,让调研报告讲出民间实际、讲好民间案例,将调研成果转为可供借鉴的现实依据,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从而发挥调研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