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5324441832 于 2023年3月20日 10:03 编辑
“我的人生词典里没有‘躺平’这个词”。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男子短道速滑世界冠军任子威在“代表通道”中坚定地说。 “躺平”是当下流行的网络用语,早期是表示网友不回应不反抗的一种心理态度,现在被用来表示当代年轻人看淡竞争后主动追求低欲望生活的一种社会现状。 开心麻花团队在春晚小品中围绕一个路边的“坑”,形象刻画了一个在工作中不担责、不作为、不肯干也不想干的“躺平式”干部形象。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其人。 有些干宗旨意识不牢,缺乏斗志、不思进取,在岗不在位、出工不出力;有些干部担当精神不够,消极应付、得过且过,见到任务“两手一摊”,碰到问题“两眼一黑”;还有些干部觉得激励不到位,干活时鞭打快牛而提拔时却论资排辈,一旦熬到位子就觉得可以歇脚休息了。 这种“躺平”行为不仅会带偏工作节奏、破坏工作氛围、贻误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还会损害民生福祉、影响干部形象、最重要的是会伤了老百姓的心。 当前,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新时期党对领导干部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客观需要,因此对“躺平”行为要精准把脉、深究病因、对症施策。 营造“不想躺”的氛围 一是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理论学习。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党员干部用理想信念固本强基,用伟大精神滋养身心,用时代楷模引领行动。让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二是教育党员干部坚持人民至上观念,强化公仆意识,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信念,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最大热情。 激发“不愿躺”的担当 一是要增强党员干部的本领,提高其干事创业能力。定期开展各种教育培训,要针对党员干部的知识盲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进行常态化、多元化、系统化培训,让党员干部愿出力、会出力、善出力。 二要健全完善干部考核体系。要细化考核评估指标体系,严格规定考核程序,增强考评体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确保考评结果精准科学。考核要突出实绩导向,将工作实绩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将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以正向激励打破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怪圈。对实绩突出、考核评价高的党员干部,要及时奖励,让党员干部“卷”起来。 加大“不敢躺”的震慑 要拓宽监督渠道,建立长效巡查机制,健全追责机制和公职人员辞退制度,对于不珍惜岗位、不愿作为的党员干部,充分运用监督作用,准确界定职责范围,该打板子绝不姑息,该调整的及时调整,该问责的坚决问责,使党员干部不敢“躺平”。 王萌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