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决定根本,旗帜凝聚力量。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前无古人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作为党员干部,要以信仰为旗,扛起责任,艰苦奋斗,争当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排头兵,踔厉奋发,风雨无阻向前进,让信仰之花美丽绽放。 信仰是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是克服艰难险阻完成既定目标的精神力量。革命战争时期,无数党员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这一光辉信仰,为了国家独立、人民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己的生命。正因为有了信仰,才有了革命志士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的视死如归;正因为有了信仰,才有了方志敏“我愿意牺牲一切,贡献于苏维埃和革命”的坚贞不屈;正因为有了信仰,才有了巾帼英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大义凌然、英勇就义;正因为有了信仰,我们党才能够在经受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几经覆灭的情况下,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建立起崭新的新中国。 信念如磐,一脉相承。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平和时期,无数的党员干部依旧赓续着红色基因,坚定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着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追寻,在各行各业涌现出许许多多劳动模范、敬业英雄,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不懈努力。对于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来说,在工作中践行信仰的力量,既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要求,更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源泉。 以“臣心一片磁针石”的赤胆忠心,对党忠诚。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 以“心无百姓莫为官”的崇高境界,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最大的初心和使命,信仰必须根植于人民群众,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党员干部要始终牢固树立公仆意识,恪守为民本分,瞄准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以“斗罢艰险再出发”的不懈奋斗,扛起责任。在抗日前线争分夺秒抢救伤员的手术台上,白求恩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的信仰;在百岁医者辛育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一名老党员的信仰;在崔道植的身上,我们也看到普通工作者的信仰,他把毕生精力奉献给刑侦痕迹检验事业,鉴定痕迹物证7000余件,侦破案件1200余起,自己却被眼疾、颈椎病等职业病困扰。如此忘我工作的精神、高度的责任心,根源在哪里?“我是党员,就得按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上,有无数的雪山草地要过,有无数的“娄山关”、“腊子口”要征服,在困难面前,我们更要坚定信仰,不达目的绝不退缩,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