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要主动适应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形势,紧紧围绕《条例》有关规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从保障机制、培训方式、课程内容、增强考核、成果转化五个方面精准发力,不断激发党员队伍生机活力,有力推进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筑牢坚实战斗堡垒。 一是强化培训保障,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统筹性。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培训责任、制度、经费等资源合理配置的保障体系,确保有人员做事、有制度管事、有经费办事。加强组织保障。将党员教育纳入抓党建述职考核内容,建立乡村两级党组织抓具体落实的“两级联动”责任制度,每年年初制定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方案、规划等,通过上下联动、定期调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完善制度保障。印发保障党员教育的相关文件,确保党员教育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落实经费保障。把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纳入乡村两级财政预算。 二是建强培训手段,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灵活性。在以集中线下培训为主的同时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现代化水平,对一些不便于参加集中培训的“两新”组织党员,通过党建云视频系统、腾讯视频系统等“互联网+”的形式进行线上培训;对一些年老、多病、身残的党员,采取“送教上门”等方式进行培训;对一些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前提下,通过微信、邮件推送学习材料的方式进行培训。培训的形式多元化,集中线下培训采取研讨式、模拟式、互动式、情景式的教学方式,同时还采取走出课堂观摩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以“课堂+基地”的实训模式,增强教育培训的感染力。通过结合不同党员身份特点,因地制宜采取多元形式进行培训,确保培训方式精准。 三是优化培训内容,注重党员教育管理实效性。组织党员教育培训时,课程设计除中国党史等基本理论知识及各项党规党纪知识外,还结合离退休党员、“两新”组织党员、机关党员、农村党员等不同类别党员需求进行安排。对农村普通党员,安排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市域社会治理、民族宗教政策等内容;对“两新”组织党员,安排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电子商务运营知识等内容;对离退休党员,安排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养老诈骗等课程;对机关党员,安排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课程。通过结合受众群体的特点进行课程安排,既突出党性亦兼顾实用性,确保培训内容精准。 四是结合学习内容,开展测学考评,让短板“浮出水面”。如今,大多数地方的党员教育已经做到了“点单式”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但对培训后大家是否吃透、是否入脑的检验没有进行跟踪。只注重是否组织了培训,是否针对相关领域、部门开展了培训,是否完成年初确定的培训目标。为了让培训富有成效,结合学习内容,全面推行学习培训测学考评,将教育培训与考学促学相结合,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测学,引导学员找差距、补短板,以压力催生动力,逐步变“让我学”为“我要学”。测学考评从中筛选出掌握全面的学员,将其储备到师资库的“后备军”中,又可发现普遍性不足与短板,在后续培训中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 五是检验培训成果,突显党员教育管理成效性。把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工作成果转化为全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关键时刻、紧要关头、重大任务中的担当作为。如维护稳定“压舱石”。发挥维护稳定的前沿阵地作用,全面推行“大党建”工作格局,巩固党支部的核心作用,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在攻坚克难、主动作为中体现了党组织引领发展、促进和谐的堡垒核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