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搜索

0

1

收藏

分享

基层 多维度齐驱并进 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w1342865318 · 2023年3月17日 09:39:56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维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各镇街作为试点工作的“主战场”,是全面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地基”,必须坚持党建统领,贯彻落实重要工作部署,做好试点工作的“排头兵”。

       理顺组织架构,构建全面治理“一根线”。基层社会治理要紧紧围绕共建共治共享方向,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政府领导作用,统筹各部门和村(社区),整合资源,精准工作。健全完善社会治理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的协调机制,实现社会治理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综合。发挥平安建设办平安建设职能作用,和各部门协调平安建设工作,联系各村社共同完成治理工作。避免出现部门和村社之间“单打独斗”的局面。对于各个村(社区)设立相关负责人,同时利用好“网格管理系统”,设立网格员,落实责任到人。理顺从上至下的组织架构,以“一根线”贯穿社会建设全过程,推动社会治理力量落实到基层的每一寸土地。

       联通信息网络,布置智慧治理“一张网”。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不能循规蹈矩,要创新方式方法,减少信息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持续将社会治理智能信息系统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载体,实现信息资源共聚、共享、共用。不仅要“会用”,更要“用得好”。不能把社会智能系统当做“摆设”,而是作为信息贯通的“桥梁”。上下连接“综治中心——村(社区)——网格”,左右贯通“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实现数据整合、共享。对每一个人和每一项事件都精准纪录,对困难人群和特殊人员重点帮扶和管理,对灾害和突发事件提前预防,事后统一调配。利用好信息互通系统,及时排查,隔绝风险,保障人民安全。

       畅通参与渠道,绘画协同治理“一幅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是单方面的管理,而是群众和机关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应畅通群众参与渠道,实现政府、社会、群众良性互动,共同构建社会治理现代化。群众参与渠道不可单一,应丰富多元。不仅仅要畅通传统线下渠道,发挥信访办的反馈作用,了解群众诉求。更要创新信息化平台,群众可以通过“社会治理”APP、社区网格微信群、QQ群等反映诉求、表达意见、咨询政策、寻求帮助。相关单位可以实时掌握各种民生需求,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答疑解惑。此外还要推行群众自治,强化党建赋能。建立街道、村(社区)、网格党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同时村(社区)党组织与驻在单位、小区物业等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联合多方资源形成党员、群众、驻在单位、网格小组、物业单位等共同参与的“N+”社区微治理模式。打造上下齐心,群众共治的和谐基层社会治理“美好蓝图”。

       丰富服务方式,延长问题治理“一条链”。社会治理要“以人为本”,不能脱离群众。治理的目的是为了做好平安建设,提高民生福祉。因此基层社会治理要始终围绕解决群众问题进行。平安办可以利用线上使用社会治理信息系统管理,线下联合司法所等部门的方式,为群众提供调解、心理咨询干预、司法确认等“网上网下一站式”服务。加快完善平安建设网络,实现跨部门合作,提高办事效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跟进力度。服务不仅仅只解决眼前问题,要延长问题治理“一条链”,从根源解决群众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是一项“长跑”,不能有一刻的松懈,必须持之以恒的丰富经验、巩固成果、不断完善,最终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共建美好家园。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评论 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w1342865318 楼主

举报

多维度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特别声明:本文为选调生网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选调生网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 2023年3月20日 13:05:0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