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言语模块真题分析中,常见的分析是题型题量以及试题难度的分析,最多再加一个考题预测的分析,“主题、选材、日期”等一些十分重要的信息往往被忽略。实际上,熟悉言语模块的选材规律,然后在平时多阅读相关的文章,对解答言语模块试题大有益处。因此,分析国考真题的选材规律,预测国考试题的命题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题型题量的分析,之前的文章中已有总结,这次分析的重点是选材规律以及2014年国考言语模块的命题趋势。
2013年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选材分析统计表
分析:
1)主题规律:主题方面规律不明显,但以人文类文段为主;基本囊括各个层面,包含生活、科技热点,以及生活、历史、地理等内容;
2)选材规律: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其它报刊网络(文汇报、南方周末等)文章为主,同时包含一部分书籍,选材积极向上,弘扬社会正能量;
3)日期规律:材料的日期以2012年上半年和2011年下半年为主,其它时间为辅,时间最晚为2012年7月15日(2013年国考时间为11月25日),相距2013年国考笔试时间大约4个月。
2012年国考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选材分析统计表
分析:
1)主题规律:主题紧贴社会生活热点,人文类文段为主,理工类文段为辅(很少);囊括各个层面,显示出国考包罗万象的命题特点;
2)选材规律:材料多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同时也从一些期刊和书籍中进行选材,如《中国商界》、《环球科学》和《意林》等;
3)日期规律:材料的日期以2011年上半年为主,其它时间为辅,时间最晚为2011年9月13日(此文章也曾出现在其它媒体上,9月13日的日期可能不是很准确;2013年国考时间为11月27日),相距2012年国考笔试时间大约2个月。
2014年国考言语模块,选材的主题范围预计依然会保持2012年国考和2013年国考的规律,主题范围广,同时紧贴热点,十一之前的很多特点话题都很有可能变成今年的真题;选材的来源依然会主要从主流媒体进行选择,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等,考生平时一定多关注这些媒体的文章;选材的时间最晚预计为2013年9月份左右,时间范围段依然主要在2013年上半年和2012年下半年。但由于言语模块与常识模块的不同,言语模块重在应用,因此,即使超出上述时间段,考生阅读相关文章依然是有益处的,只不过考题变了另一种表述来考查而已。
建议广大考生利用一些时间,阅读一下上面提到的部分文章,自己琢磨一下命题者的命题点。多进行这样的练习,考生在做题的时候,就可以站在命题者的角度进行作答,作答的准确率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