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五年,我二十五岁,作为农家的孩子,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求学,工作,在城市和乡村间奔波,但我一直感觉自己能够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成长、成熟,还是很幸福、很幸运的。
这五年的时间,家里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以前爸妈都过分节俭,许多穿的衣服都还是他们结婚那个时候的;因为舍不得买菜,父亲、姐姐经常抱怨母亲的饭菜清汤寡水,没有味道;家里的老房子也很破旧了,时常漏雨,门前的路一直是凹凸不平的土路,一遇到雨天,泥泞难行,村里的主路破旧不堪,无法通车,每次去县里都要走很长一段时间到村口等车。而这几年,通过政策的扶持和我们的努力,家里经济条件好了很多。每年春节回家,我和姐姐都会欢天喜地的带着父母一块到县城里买新衣服,购置年货,父母生日,中秋重阳,即使我在外上班回不了家,也可以买些礼物寄回家,通过网络视频跟家里道声祝福;姐姐嫁到了村里的一户人家,没事就往娘家跑,用她的话说:“这几年老妈自己开发了小菜园,每天都做好多好吃的!爸一个人吃不完!”;父亲也没闲着,在家里新建了一百五十多平米的房子,三室一厅一卫,淋浴盆灶,一应俱全,乐得母亲合不拢嘴。村委会在修同村公路的的同时,也把街头巷尾的土路修成水泥路,不仅方便了出行,还美化了村里的环境。
对这几年的变化感受最深的要数祖父祖母了。这几年,家里每个人都入了农村合作医疗,祖父祖母年纪大了,难免会生病住院,以前老人们都怕生病,拖累儿女,而现在政府国家给负担了大部分,而且每个月还能领到政府给的补贴,这让他们十分欢喜。以前农忙时,祖父祖母虽然都年过九旬了,还会帮着家里包玉米棒子,担心庄稼收的慢,耽误了农时,现在农业机械化得到了普及,收割、脱粒、耕地,播种,一气呵成,我和父亲也不必每次都急匆匆回来,急匆匆走。每年村里都会有粮食直补,让庄稼人种地不会赔本,。
这五年的时光,有三年我都在上大学,不得不说这几年教育资源的软件和硬件建设确实为人称道。学校新增了好几个国家重点学科,外语学院也出现了更多的外教和外国交换生。学校盖起颇为壮观的图书大楼,同时加强同企业的联系,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实习机会,我就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找到天津的一家公司实习,感觉收获颇丰。学校周边环境也大大改善,道路重修,商贩经营趋于正规,门面整齐,食品干净卫生,各种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
最近两年时间,我来到外地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户籍政策的放宽,人口流动加快,异地务工成为普遍现象,大家将心比心,更加宽容,不会再歧视外地人,反而会给予更多的照顾。临行前还觉得“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日难”,做好了吃苦受罪的准备,来到了工作单位工作了一段时间,想法就改变了。因为切身体会到关怀和温暖,领导时常嘘寒问暖,经常来找我谈心,帮助解决困难,邻里同事也对我特别友善和照顾,中秋节回不了家,邻居邀我到他家做客过节,冲淡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忧伤。
最近这五年,学习不落后了,工作不吃力了,生活也不孤单了,感觉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感恩生活,唯有加倍努力,才能不负这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