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个什么时代?
有人说,是大交流时代,要不网络社交怎么这么火,但不管怎么沟通,无心便无真情。有人说,是大生产时代,要不分工怎么这么细,但不管怎么协作,无心便无高效。还有人说,是大变革时代,要不发展怎么这么快,但不管怎么剧变,无心便无稳健。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需要“走心”的时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但也总能听到一些领导干部感叹“人走茶凉”,无论是群众还是部属,对自己都缺乏深情。这不是大家不讲感情,而是自己没有走进他们心中。试想,如果把公权当作私器,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怎么能赢得大家信赖?如果把分管领域当作“私人领地”,把下属当作“家臣”,怎么能享有威严威信?如果台上自称“反腐英雄”,私下却做硕鼠蛀虫,又怎么能让人服从服气?
“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在走心时代,如何倾听民声、回应民意、安抚民心,需要共产党人多下“走心”功夫。
靠品高走心。对共产党人来说,品高就是党性强。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现在的一些党员干部,最入不了百姓心的就是一个“私”字:用人,用“私门”;办事,循“私情”;好处,给“私亲”。这样损公肥私、假公济私的领导干部,何谈品格!何谈党性!古人云,官无大小,凡事只是一个公。若公时,做得来也精彩。便若小官,人也望风畏服。若不公,便是宰相,做来做去,也只得个没下梢。因此,只有坚守党性,一心为公,才能堂堂正正、赢得人心。
靠廉洁走心。从近期频频曝光的“老虎”来看,动辄贪污上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元。这些钱花不敢花,存不敢存,只等查出来失人心。查出钱的数目越大,失掉的人心就越多。党的优秀干部焦裕禄、杨善洲、杨业功之所以深得人心、令人尊敬,最根本的就是他们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朱镕基说得好:“廉洁是第一位的,首先是廉政,其次才是勤政,没有这两点,就根本对不起人民。没有廉政,也就谈不上勤政、务实、高效。”对党员干部来说,洗涤好厅事,净化好自身,才能获得群众“心上的任命”。